新闻频道 > 时政要闻

这个端午节,跟习近平一起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言”

来源: 央视新闻  
2018-06-18 23:43:48
分享:

  6月18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粽米飘香,龙舟竞渡,作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他曾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今天,让我们跟随总书记一起传承优秀文化,追寻民族精神。

家国情怀

习近平多次引用屈原名句

  吃粽子、划龙舟、佩香囊,端午民俗多,起源说法也多,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为广泛。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作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与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时隔千年,依然能够引起今人的共鸣。习近平曾多次提到屈原,并引用他诗歌中的名句来阐述思想,寄情言志。

  ▍爱国诗人屈原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习近平2014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屈原《九歌·国殇》中的两句诗,表达对抗日先烈们的深切怀念,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引用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在今年5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在鼓励创新时说,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习近平赞叹屈原心忧家国、情牵百姓的思想,而他对“爱国”也有独特理解。“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今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们座谈时说,“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今年5月2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图为习近平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图/新华社)

  纪念屈原,关键在于学习其爱国精神,过端午节,贵在过出爱国情怀。这也是习近平多次引用屈原名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离不开的精神家园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现在人们过端午,也是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曾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时,饶有兴趣地翻看了有关孔子的书籍和刊物。看到《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2013年11月26日上午,习近平在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图/新华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等各家学说,涌现出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曾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所以,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从这个角度讲,过端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在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弘扬传统文化

习近平以身作则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以身作则。

   读史书以史为鉴

  习近平是一位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领导人。2015年8月,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习近平专门写信祝贺。他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

  今年6月在山东考察期间,习近平察看位于蓬莱的水城炮台,听取有关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操练水师、保卫海防的介绍时,说道:“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他指出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就像他曾说过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位于山东蓬莱阁景区内的戚继光像

  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要以史为鉴,要求自己也是如此。在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工作中,习近平就充分汲取历史智慧,并多次引述名言警句告诫党员:

  • 引用苏辙“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来说明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是民心所向,刻不容缓。

  • 引用《官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来要求领导干部清白做人,谨慎克己,勤恳创业。

  • 引用孔子“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强调为政须自身端正。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外出访数十次,无论是署名文章还是主旨演讲,他的讲话中总会引经据典。具有鲜明特点和魅力的“习式”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强调“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表达了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的深刻思想。

  △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图/新华社)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016年11月,习近平在秘鲁国会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名句,表明两国虽地理位置距离遥远,但是国家关系仍可以像邻居一样亲密。

  在2017年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开场便引用《兰亭集序》中的名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描述会议盛况,欢迎各国来宾。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今天,我们传承端午节日,划龙舟、吃粽子,看似只是古老的仪式,但正是这些千载不变的细节,加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知。在这个节日里,端午二字已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的载体,而正是有了这一个又一个符号意义的“根”,中华民族的澎湃精神才化为不竭的筑梦动能。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学习小组、新华社、人民网

关键词:习近平,端午,传统文化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