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论坛:院士赞甘肃庆阳“固沟保塬”工程(图)
甘肃庆阳董志塬是目前世界上黄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同时亦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 蒲永强 摄 中新网甘肃庆阳8月13日电 (记者 侯志雄)13日,以“黄土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16中国黄土论坛暨国际黄土研讨会”在甘肃庆阳市召开,面对日益严重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说,庆阳市正在实施的固沟保塬及雨洪集蓄工程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对此“有信心”。 当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6位院士及长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聚集甘肃庆阳,就黄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黄土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为期三天的研讨。安芷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做上述表示。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甘肃庆阳董志塬是目前世界上黄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同时亦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 此间论坛上,安芷生在《黄土古环境变迁》的英文学术报告中屡次提及甘肃庆阳正在实施的董志塬“固沟保源”工程。随后他对记者说,随着全球变暖,加之常年地质活动,黄土层在不断发生变化,黄土塬区有许多丛沟产生,而且不断的往塬区中心侵蚀,整体塬区会破碎为几个小塬,甚至将塬区瓦解。安芷生认为,“对生活在塬区老百姓的经济生活影响极大,不能让丛沟进一步发展。” 正如安芷生所言,比起一百多年前,董志塬面积缩减了近400平方公里,现状是“塬沟相间,沟壑纵横”,塬边数千条支毛沟在洪水冲刷下,把一个完整的塬面切割成“手掌状”,塬面逐年萎缩。 庆阳市西峰城区的火巷沟、清水巷等多条沟道的侵蚀已严重威胁到市区的安全,火巷沟是嵌入市区的一条沟壑,近十多年来,由于沟岸的不断扩张,塌陷,导致沟边原有的单位、居民陆续搬迁。据庆阳市水土保持管理局提供数据显示,目前,董志塬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6%以上。 “沟头不前进、沟道不下切、沟岸不扩张”是庆阳市今年开始《董志塬区固沟保塬综合规划》的基本目标。这项总投资43.97亿元,涉及庆阳8县(区)176.89万人口的固沟保塬工程范围包括,当地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37条塬,总面积达9566.35平方公里。 据测算,《固沟保塬综合规划》实施后,董志塬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到45%以上,可使当地塬面萎缩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蓄水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通过建成塬面、沟坡、沟道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防治区,使之形成自上而下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立体防治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实际上,庆阳当地在塬面治理上积累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在城区相继实施了天湖、北湖、东湖等4个雨洪集蓄保塬生态工程,通过雨洪集蓄利用、合理疏导,从源头上消减洪水冲刷压力。 2015年10月8日,庆阳市南区雨洪集蓄保塬生态项目竣工,当地许多市民相约一睹“彩虹桥”的风采。其实,“高原平湖”是雨洪集蓄保塬生态项目的景观部分,项目建成后已充分发挥集雨、调蓄、削峰、防洪的重要作用,可解决庆阳南区汛期洪水集中排放的问题,减少或分流雨水冲向塬边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完) |
关键词:黄土塬区,黄土分布,庆阳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保源,沟道,手掌状,彩虹桥,黄土层,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