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降低风险 提高服务 “以房养老”仍需继续完善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7-13 10:15:2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试点两年的“以房养老”迎来“大限”。这份沉甸甸的养老政策响应者寥寥。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大试点城市只有60户投保,并且仅有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关产品。据了解,在试点过程中,“以房养老”试点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传统观念。目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是社会主流,绝大多数老人希望把房子留给孩子。

  “以房养老”应者寥寥不意外

  传统观念是拦路虎

  “以房养老”的制度设计未必就是不好的,可是再好的制度设计也必须要有民意的基础,也必须要依靠接受度来成全。既然眼下“以房养老”是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的,就应该知道放手,等到合适的土壤,再让其茁壮成长。从这次试点的情况来看,能够接受这种养老方式的60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孤寡老人、失独老人,也就是说这些老人是无儿无女的,他们愿意接受“以房养老”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为,他们不需要考虑子女的问题。

  可是,如果完全把“以房养老”的失败归咎于观念陈旧也是不公平的。这里面虽然有观念陈旧的因素,但是也有制度上设计之时的缺陷,是没有考虑国情的,当然这种制度在一些西方国家实施的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国情不同,也就水土不服了。

  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重大的事情。由于房价较高,要想拥有一所房子,那是需要经历千般磨难的。可以说,对于一般人而言,一辈子的付出才能换来一套房子。当了一辈子的房奴,终于偿还完了贷款,终于名正言顺的拥有了房子,最终这个房子还将成为别人的,大家当然心有不甘。

  是市场的理性选择

  从现实情况来看,有房子特别是有多套房子的老人并不缺钱花;那些真正缺钱花的老人,要么没房子,要么房子不能转让。比如农村老人,想以房养老也没办法。所以,“以房养老”只是丰富和补充养老保险体系的锦上添花之举,让有条件的老人享受更加“有品质”的生活;而不是可以解决中国广大老龄人口养老难题的雪中送炭之策。毕竟符合参与“以房养老”条件的老人并不普遍,从这个角度来说,“以房养老”从被提出以来就本不该受到非理性的追捧。

  况且我国目前房价走势不明朗,尤其是试点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房价近些年来猛涨,下一步何去何从分歧较大。房屋估值难及房价波动,这也是保险公司和老人对“以房养老”不热衷的原因。房价有风险,谁也不知道二三十年后房价怎么样,倘若大跌了怎么办?还有,70年产权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老人的房子到保险公司手上的时候,可能快要到期了,假如要补缴土地出让金,又该怎么办?而且房子是需要维修成本的,存在成本超支的危险。

  综合上述种种原因,“以房养老”经营惨淡并不是其“美丽前程”的一次小小意外,而是针对目前中国现状的必然结局,是市场的理性选择。

  让“以房养老”更有底气

  挖掘市场潜力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渐临近,养老问题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相比其他养老方式,“以房养老”的做法可以显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子女的养老负担。只要运作方式足够成熟,完全可以成为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传统观念、房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以房养老”正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完善,客观上也阻碍了这项政策福利的落地。如何进一步挖掘“以房养老”的市场潜力,或许是今后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应当看到,“以房养老”并非坐吃山空,其本质是对房屋资源的有效利用。缓解养老压力,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们恰恰需要更多类似的政策试点与创新。不断细化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更优质、全面的养老服务保障。

  不能一蹴而就

  银发时代已经来临了,即使“以房养老”再好,可是面对大多数人不接受的现实,也需要有关部门有直面的勇气,既然不能推广,既然不能普及,不妨先放置一下,还是多想想公益养老的事情,还是多想想社区养老的问题,还是多想想中国老人能够接受的方式。

  再好的“以房养老”也需要公众接受,时机成熟了,再推行“以房养老”也不迟。

  “供给侧”和“需求侧”需双向发力

  从政策制定的初衷来看,“以房养老”能够将老年人的房子折现,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的钞票,保障和丰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可是作为一种“舶来品”,面对西方国家和中国国情巨大的差异,以房养老制度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种天然的差别,在动力和操作层面提出更合时宜的方案;同时,老人观念的转变、家庭特征的影响只是一种“需求侧”的考量,而更加需要思考的是,“供给侧”方确实能够给老人们提供可与房子等价的产品和服务吗?

  目前的养老现状是,很多养老院“一床难求”。老人们拿房子换来的钱,如果不能换来合适并且满意的养老服务,很少有人会去以房犯险;在养老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谁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另一方面,“以房养老”涉及社会几大关键领域以及政府部门,又面临房价波动的风险,如果没有完善、透明、公正的法律环境,将很难广泛推行。作为供给侧方的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房地产、保险等企业,当务之急是加大养老机构建设,挖掘潜在资源补足短板,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让老人住有所居、老有所养。

  老龄化时代在逼近,以房养老作为完善养老金机制的一个补充,应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但落地不顺,除了观念的阻碍,还有现实的压力和困惑。政策的制定不仅需要开阔的理论视野和科学的顶层设计,更需要真正设身处地为老年人考虑,降低风险、提高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双管齐下,才能将“众口难调”的政策变成“众人称好”。

  (据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荆楚网等综合)

关键词:以房养老,试点,养儿防老

责任编辑: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