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国内

传统节气民俗被淡忘? 专家:已失去生命力的无须刻意保留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5-12-22 08:34:1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13年,西安民众冬至包饺子“秀”汉服体验民俗玩穿越阿琳娜摄

  冬至来临,按照传统民俗,不少人家开始准备过冬至要吃的食物,北方是饺子、馄饨,江南则有糯米饭等等。但是,目前除了与“吃”有关的部分,冬至其他习俗似乎已不为人熟知。不止冬至如此,其他节气受到的待遇也与之相差不大。对此,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节气民俗与过去农耕社会形态有关,对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民俗也无须刻意保存,“当然,不少节气民俗仍然具有实用价值,提醒人们主动适应自然变化。而一些游戏、礼仪,还可以愉悦身心,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传统节气民俗“被遗忘”?谈冬至多人仅知“吃饺子”

  本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由于它在最初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因而特别受到重视,经过千百年来的丰富发展,形成了不少有趣的民俗。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中很大一部分似乎正在被渐渐淡忘。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8位路人中,6位中年人对冬至的印象集中在“吃饺子、馄饨”上,其余两位年轻人则半开玩笑地说,对冬至习俗几乎一无所知,“要是能够放假的话,我会选择休息、睡觉”。

  受到“冷遇”的传统节气民俗不止冬至习俗。二十四节气中,除了一些与传统节日相聚较近或有融合关系的节气外,像春分、惊蛰、大雪等,人们对其传统习俗了解很少,仅有的一些知识,也集中在吃喝上面。这种情况,亦曾引起一些网友担心,呼吁“继承好我们的传统民俗”。

  “其实在国内,人们还是很重视传统的节气跟节日。只不过可能由于商业炒作等一些原因,导致有些西方节日受关注程度更高一些。相反,对传统节气可能宣传的少一些,大家知道的也少了。”提到传统节气民俗的传承问题,80后小张在接受采访时作出了以上回答。

  “节气主要与农耕文化有关。现代社会,人们跟自然的关系会稍微疏远一些。有些过去的习俗并不能适应当下的情况。”针对这种现状,高巍则表示,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的传统节气民俗无须刻意保留。

  专家:部分节气民俗提醒人们适应自然仍具实用性

  “这些节气习俗,都与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有一些很实用的习俗,提醒人们要注意自然气候,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像惊蛰、立秋等均属此类。”虽然认为失去生命力的节气民俗没有必要刻意保留,但高巍也肯定了它们的价值所在。

  “其中,此类民俗中,有一些要求人们互相馈赠礼品、食物的内容,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一些游戏则让生活变得富有情趣,调节情绪,身心愉悦。”高巍认为,这种有价值的民俗应该继续保留下去,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

  高巍认为,当我们在思考一些传统民俗如何传承下去的时候,也需要将民俗的“实用性”考虑在内,“民俗的重要性在于,能让人们通过一些仪式或是饮食文化,从细节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内心的和谐相处。”高巍认为,这三点,是传承、创新民俗的重要前提,“能达到这三者的平衡,这个民俗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没有价值或是需要进行调整”。

  “当前,国家对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承愈加重视,民俗是先人的智慧结晶,需要在生活层面上加以细致体悟、践行,不能将之视为简单的吃吃喝喝。”高巍承认,目前人们对待民俗,更多的集中在对饮食的认识上,“当有新民俗传入或传统民俗遇到新情况的时候,传统民俗还没能及时实现转变,这也是对民俗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传统节气,冬至,民俗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