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凡陌生人打电话让“掏钱” 你就要当心再当心了

来源: 燕赵晚报 作者: 2013-06-14 10:57:4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冒充黑社会实施敲诈。 -虚构绑架事实的诈骗。 -冒充房东诈骗。 -“未接电话回拨吸金”骗取电话话费诈骗。

  你的孩子在我的手上,拿线赎人。呜……爸爸……救我!注册注册快来投资吧! -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

  网上和电话交友诈骗。 -以寻求金融投资合作人形式诈骗。 -网络测试银行卡诈骗。 -利用任意显号软件诈骗。

  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本版图片由警方提供

  省公安厅昨日发布46种新型电信诈骗术;骗术

  昨日上午,省公安厅刑侦局对外发布,今年1至6月份,全省共发生电信诈骗犯罪案件1565起,被骗金额上千万元,同比去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受骗群众中,既有知识分子、普通百姓,也有叱咤商海的职业经理人等。有的受害人仅仅因为几个电话就被骗得倾家荡产,身心及家庭受到巨大伤害。公安机关在不遗余力地打击此类犯罪的同时,提醒我们都擦亮眼睛,学会防范。

  特点

  电信诈骗高科技,骗术“量身定做”

  据了解,新型电信诈骗是利用高科技实施远程犯罪。诈骗分子借助通信线路或银行网络实施诈骗。他们在国外、境外建立诈骗网络平台或利用境外服务器架设诈骗网站,运用网络电话技术任意设置虚拟号、设置电脑模拟语音提示等高科技诈骗技术实施电话诈骗;事主受了蛊惑以后,心理恐慌上当,进而按骗子的要求把钱存入所谓“安全账号”上,骗子即通过银行网络快速将钱分解提走,坐在电脑前不出家门点击鼠标即实施犯罪。这样骗子骗了谁他不知道,受害人被谁骗了也不知道。

  其次,骗术花样繁多,手段不断翻新。骗子紧跟社会的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

  再者,跨区域性作案手段高明。据了解,公安部去年组织赴境外侦破的“12·03”电信诈骗专案,其中,诈骗的话务窝点设在东南亚的6个国家,提供改号网络平台的窝点设在大陆,取款的窝点则设在台湾,大笔大笔的钱瞬间就被骗到境外被提走。

  第四,犯罪呈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

  据公安机关统计,按照地域分布:城市受害人占全部受害人的47%;县城受害人占全部受害人的37.1%;农村占15.9%。按照年龄划分:21岁至40岁占全部受害人的56.4%;41岁至60岁占全部受害人的35.8%;61岁以上占全部受害人的5.1%;20岁以下的占全部受害人的2.7%。

  防范

  凡要你“掏钱”的电话,一定要小心

  省公安厅刑侦局相关人员透露,电信诈骗案件高发有三大原因。第一,也是最主要的是,电信诈骗高产出、低成本;第二,电信部门、银行部门监管不力;第三,犯罪智能化带来破案难。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破获了一批电信诈骗犯罪案件,抓获了一批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全省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33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66名,打掉窝点49个,端掉平台14个,追缴、冻结赃款合计538万余元。有业内人士认为,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高发势头,打击只是一个手段,要从源头上预防该类案件的发生,尤其要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防骗意识、识骗能力。也就是说,防骗要做到“三不要”。

  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尤其是涉及到网银业务的,要格外小心。据公安机关所作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者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超过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同志要格外引起注意。还有一些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

  挽救措施

  拨银行客服及时终止交易并报警

  当事主发觉上当受骗后,不要心存侥幸,应当迅速终止交易、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及时终止交易的方法如下:

  1、拨打95516(中国银联客户服务电话)。

  2、立即拨打诈骗账户归属地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诈骗账号,重复输错6次密码就可以快速止付,时限为24小时,以此防止损失。

  3、为防止诈骗账户进行网银操作,可进入该账户银行网银界面输入诈骗账号,重复三次输错密码就能使诈骗账户快速止付。

  4、报警时请受害人携带涉案的电话号码、短信内容、网络地址、银行账号及卡号。

  揭秘

  最新46种电信骗术大起底

  网银转账要思量大额汇款要谨慎

  1、利用任意显号软件诈骗

  不法分子使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公、检、法”等机关工作人员随意拨打电话,犯罪嫌疑人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等理由,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恐吓,诱骗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防范: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办案是要同本人见面的,不会以保密为由不让当事人核实相关情况,更不会让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2、网络购买、退订火车票、打折机票

  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火车票和低价折扣机票等商品信息,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网上购买火车票、机票等一定要在正规网站、通过合法程序购买。

  3、冒充军人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部队后勤部门的军人给受害人(一般为货物经销商)打电话,称急需一些奇缺货物,并告知货物“代理商”(犯罪嫌疑人同伙)电话,让受害人先行进货,等受害人与“代理商”联系之后,“代理商”再告知“厂家”(犯罪嫌疑人同伙)电话,“厂家”以需要交订金、先付货款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对不熟悉的代理商或厂家,一定不要轻易给对方打款。

  4、电话欠费诈骗

  嫌疑人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实施诈骗。

  防范:要向相关部门当面核实。

  5、虚构“购车、房退税”诱导事主到ATM进行转账操作

  嫌疑人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的名义联系事主,谎称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防范:无论对方以何理由都不要转账、汇款。

  6、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

  嫌疑人先发送诸如:“您好!请将钱汇到某某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谢谢!”之类的短信,事主往往因粗心大意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汇款。

  防范:一定要先核实账户。

  7、虚构股票个股走势的诈骗

  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吻合,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或走势的方式实施诈骗。

  防范:不要轻信内幕消息和预测个股走势。

  8、虚假低息贷款诈骗

  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报纸广告等方式发送虚假消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防范:要通过正常、合法渠道进行贷款。

  9、虚构绑架事实的诈骗

  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被其绑架,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防范:不要惊慌,要马上核实情况并报警。

  10、以“假车祸或摔伤住院”为名的诈骗

  嫌疑人利用事主子女上课(或上班)手机关机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等身份骗钱。

  防范:可以给医院或学校打电话核实。

  11、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

  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借钱,从而诈骗。

  防范:要给当事人打电话或通过其它方式联系对方核实。

  12、发送虚假招聘广告诈骗

  嫌疑人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要核实企业是否注册登记,不要轻易转账。

  13、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

  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六合彩)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防范:彩票信息是不可预测的。

  14、发布敲诈勒索的信息实施诈骗

  向手机用户发布“若不想血光之灾”、“如不将钱汇到XXXX账户,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汇钱。

  防范:遇到此类情况要报警。

  15、ATM机虚假告示诈骗

  不法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资金。

  防范:要通过银行的客服电话咨询,任何时候都不要透露银行卡密码。

  16、假冒司法机关诈骗

  接到“司法机关”来电,声称事主涉嫌洗钱等不法交易,要求你将资金转入其指定的安全账户。

  防范:司法机关核实案件是会和本人见面的,不会要求转账、汇款。

  17、以销售廉价违法物品为诱饵

  发送短信内容为“本集团有九成新走私车(奔驰、宝马、奥迪等)出售,另低息贷款、防身武器。电话XXX。”

  防范:不要相信,不要贪图便宜。

  18、以寻求金融投资合作人形式诈骗

  信息内容以经营某企业寻求资金合作的形式,诱骗他人进行股份投资或引诱资金短缺急需周转的手机用户,诱导事主付息。

  防范:投资要谨慎。

  19、虚假银行卡消费信息诈骗

  很多人都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您于某年某月刷卡消费XXX元,将在账户中扣除……”如果您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咨询,那么您很有可能被冒充银联中心或司法机关的不法分子连环设套。

  防范:要与银行核实相关情况。

  20、网上和电话交友诈骗

  不法分子在网络和电话沟通中,以甜言蜜语迷惑受害人,以自己新开店铺让受害人赠送花篮等礼物为由,让受害人向其同伙账号内汇款。

  防范:慎重交友,不要轻易给对方款物。

  21、“未接电话回拨吸金”骗取电话话费

  不法分子通过诱使对方听歌或使用“呼通即停”手段诱使对方回电,“赚”取高额话费。

  防范:遇到陌生未接电话不要轻易回复。

  22、“丢卡”诈骗

  不法分子制作所谓的消费金卡,背面写有卡上可供消费的金额和联系网址、电话,并特意说明该卡不记名、不挂失。他们将这些金卡扔在一些大型商场、超市或其他中、高档娱乐场所的显眼处,如有人捡到卡,拨打卡上的联系电话或上网咨询,对方就要求你先汇款到指定账户、缴纳一定手续费进行“金卡激活”,然后才告知该卡可消费的场所,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对捡到的一些不明卡片不要轻易相信其内容。

  23、邮寄包裹威胁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警察打电话,称有一个包裹签收人为受害人姓名,包裹里面有违禁物品,以协助办案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及时报警。

  24、办理高额度信用卡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以可以办理高信誉额度信用卡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信用卡办理不需要手续费,而且需要客户当面签订协议。

  25、网络婚介诈骗

  个体、婚介等通过网络、电话等通信工具大量散发交友信息,并促使“婚托”与人见面,见面后“婚托”以购物、订婚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正常的婚恋不会在短期内连续大额花费。

  26、网络购物诈骗

  嫌疑人在互联网或手机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要求先垫付“预付金”等。

  防范:网上购物一定要在正规的网站。

  27、利用合成照片敲诈勒索

  犯罪嫌疑人先将利用电脑事先合成的受害人在外过夜、进出娱乐场所等不雅行为的照片寄给受害人,再通过网络、信件、电话等方式联系受害人,以公开照片为名威胁受害人,进而实施敲诈。

  防范:不要有怕事的心理,要及时报警。

  28、网络测试银行卡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各种交友网站、工具中找人聊天,等熟悉以后以需要测试自己的信用卡、银行卡为由,要求受害人用本人的银行卡在网上转款1分钱,并给受害人一个网络转账网站,然后利用受害人网络信息不足和防范心理弱的缺点,引导受害人转款到指定帐号实施诈骗。

  防范:对此类信息不要相信,网上交友要慎重。

  29、冒充熟人、亲友、领导诈骗

  嫌疑人往往是以“你猜我是谁”“还记得我吗”等语言“套瓷”骗取事主信任),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防范:不要轻易相信,要核实清楚。

  30、冒充领导、上级机关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领导、秘书或上级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要核实清楚。

  31、医保卡异常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医保中心(医保局)工作人员打电话,称受害人的医保卡在外地异常消费,公安机关正在调查此事为由,将电话转接到所谓的公安部门接受调查。犯罪嫌疑人再冒充公安民警称受害人的医保卡涉嫌犯罪,诱骗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所谓的“安全账号”实施诈骗。

  防范:对此类电话不要相信。

  32、“高薪招聘”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通过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酒店面试。当受害人到达指定酒店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犯罪嫌疑人并不露面,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服装等费用实施诈骗。

  防范:不要相信,不可能有不见面就能通过的面试。

  33、假冒网络平台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建立假冒交易平台,受害人上当后,犯罪嫌疑人又以银行卡被冻结为由要求受害人打款解冻,继而实施连续诈骗。

  防范:在网上交易要选正规网站。

  34、网上加盟店铺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大肆发布虚假加盟信息,犯罪嫌疑人在受害人与之联系后,以收取加盟费、邮寄费、办理证书费、注册费、保证费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涉及网上的信息一定要在正规网站核实。

  35、冒充黑社会实施敲诈

  犯罪嫌疑人冒充“东北黑社会”、“杀手”等名义给受害人打电话、发短信,以替人寻仇“要打断你的腿”、“要你命”等威胁口气,使受害人感到害怕后再提出“我看你人不错”、“讲义气”、“拿钱消灾”等迫使受害人向其指定的账号内汇款实施敲诈。

  防范:不要信,遇到此类情况要报警。

  36、“汇钱救急”诈骗

  犯罪嫌疑人首先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款。

  防范:要马上核实情况并及时报警。

  37、中奖信息诈骗

  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防范:不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38、网络售卖收藏品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古币、纪念币等收藏品信息,一旦受害人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不要在非正规网站购物。

  39、网络售卖“专利”药物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张贴广告、网络平台等方式发布各类所谓“专利”药物信息来诱骗受害人,一旦与其联系,即诱导其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

  防范:购买药物一类的特殊物品更要留心。

  40、冒充房东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房东发短信,让受害人将房屋租金打到指定账户,部分租房受害人信以为真,将钱汇去后发现被骗。

  防范:收到此类的短信一定要通过电话和房东核实。

  41、有线电视欠费诈骗

  犯罪嫌疑人打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

  防范:要给有线电视管理部门打电话核实。

  42、考试加分诈骗

  犯罪嫌疑人给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打电话,称能够加分或透露答案,让受害人事先将好处费打到指定账户,受害人为尽早得到答案和加分,急切将钱汇至犯罪嫌疑人账户,后发现被骗。

  防范:国家的考试都是严密组织的,不可能有人提前知道题或违规加分。

  43、冒充收藏协会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各种收藏协会的名义给喜欢收藏的受害人打电话,称要举办拍卖会,询问受害人有无要拍卖的物品,如果有需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

  防范:一定要和相关管理部门核实。

  44、发布虚假卖淫信息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网上留下提供卖淫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卖淫服务。

  防范:不要轻信,关键是要洁身自好,不做违法的事。

  45、冒充赌场人员实施敲诈

  犯罪嫌疑人冒充赌场人员打电话,称受害人的家人在赌场输钱后向赌场借钱并向公安机关举报赌场,赌场被公安局查封,让受害人打款到指定账户赔偿损失,否则将对受害人及家人的人身造成伤害,受害人因畏惧,遂将钱汇到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账户上。

  防范:一定要与当事人联系,同时报警。

  46、提供低息贷款诈骗

  犯罪嫌疑人以建设银行的名义给受害人打电话、发短信,称可以提供免抵押、免担保低息贷款,一旦受害人与之联系,犯罪嫌疑人即冒充建行业务经理,要求受害人开办建行账户并开通网银业务,同时让受害人在账号内存入贷款总额度30%至50%的保证金,随后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向受害人提供建行贷款申请表格的页面,受害人在网页上填报内容时,犯罪嫌疑人即通过“木马”程序将受害人的保证金划走。

  防范:银行是不会办理此类贷款的,需要贷款一定要到银行部门面对面按规定办理。(记者董世杰)

 

关键词:诈骗,陌生人,掏钱

责任编辑:杨晓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