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纵论

被偷拍视频编造故事的她,为何“绝不和解” | 长城评论

来源: 长城网  马青
2020-12-15 09:47:18
分享:

  长城网特约评论员 马青

  近期,浙江杭州的吴女士在取快递时被隔壁便利店老板偷拍视频,捏造出一个“女富婆”勾引快递小哥的香艳故事。经过广泛传播,无辜的吴女士和她的男友被原公司辞退,也一直找不到工作,而造谣者被行拘9天,目前已经回归正常生活。12月10日,吴女士表示已提起刑事自诉,不接受道歉,也可以不要赔偿,但一定要追究造谣者的刑事责任。

  吴女士遭遇的是非常典型的“社会性死亡”。这个词最初是用来定义死亡的多重意义,除了肌体上的死亡,还有被社会周知了死讯的社会性死亡。当它变成了网络热词,就泛化为一切公开丢脸的行为导致了社会负面评价。一个人的自然死亡只有一次,但是社会性死亡却可以很多次。

  在某些场合,这个词是轻松诙谐的自我调侃,比如在地铁上发现自己拉链没拉好而发圈自嘲为“社死”,这是无伤大雅的玩笑。但在另一些场合,它却变成杀气腾腾的恶语威胁,在清华学姐误会学弟“性骚扰”事件中,学姐就威胁学弟要使其“社会性死亡”,后来,当学弟以视频为证,洗刷了不白之冤,学姐遭遇了“反杀”,也成为“社会性死亡”的受害者。最严重的时候,它是杀人武器,足以让当事者走向自我毁灭。当年在泳池中与少年发生纠纷的安医生,最终不堪网络谩骂自杀身亡。

  这个词是今年才流行起来的网络热词,但它所描述的现象并不新奇。阮玲玉那句“人言可畏”即使出自他人杜撰,但逼死她的力量中又何尝没有唇舌之剑?鲁迅先生亦曾说过“谣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谣言杀人,也以谣言被杀的”,精准地概括了“社会性死亡”背后的荒诞。

  没人知道下一个受害者是谁。我们可以自我安慰说,我们不是明星,不会被人八卦;我们不是阿娇,没有拍那种视频;我们不是赵某某,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也不去酒吧。可是,在看到吴女士的遭遇时,我们还能说什么?正如她回复网友的话:“我不是没有做错,我是什么都没做。”当一个人什么都没做,仅仅因为他人的无聊和恶趣味,就成了“社会性死亡”的祭品,我们还有什么借口隔岸观火?

  吴女士勇敢地拿起了法律武器,以刑事自诉的方式,希望为自己讨回公道。她是受害者,却被污名、谩骂、骚扰,被原公司辞退,也找不到新工作,还牵连了家人与男友。然而,那三个偷拍、编造故事并肆意传播的作恶者,却只是被行政拘留了几天,出来后一切如常。如果作恶只需付出微薄的代价,便不会有动力吸取教训痛改前非,对他人和社会也无法形成必要的震慑。法律上说,捏造事实达到刑事上的诽谤罪,必须有“情节严重”这个要件。谁也不能保证吴女士一定能打赢官司,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官司的输赢结果也许不是最重要的,她站到人前说出“绝不和解”的勇气,已经为她正了名。

  吴女士依法维权,颇有一种“看谁狠”的决绝。造谣容易辟谣难,污名容易自证难。索性让动静更大一些,让知道的人更多一些,让议论更凶猛一些,大约只有这样,才能在舆论中“置之死地而后生”。

  可是,作恶的仅仅是那三个肇事者吗?那些在不确定事实的时候就转发隐私信息和谣言的,那些打电话发短信谩骂侮辱吴女士的,那些在网络发言中向她口吐恶言的,还有以“公司名誉受损”为由辞退她和她男友的公司,在日常生活里冲她指指点点的人……在这起“社会性死亡”事件中,他们要承担什么责任?是否可以躲在“不知道真相”的借口后面继续扮无辜?最让人难过的是,今天那些痛骂作恶者的人,说不定当初就站在人群中向吴女士“投着石头”。

  很多人在网上表示支持吴女士的“绝不和解”,真正的支持,就是请守好自己网络发言的边界,别成为他人“社会性死亡”的帮凶。

关键词:偷拍视频,编造故事,和解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