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专题库

图片故事:与“泥土”对话的80后青年艺术家

来源: 视觉中国 作者: 2019-05-25 10:29:59

“泥土”是雕塑艺术中用以造型的主要材质,同时也是雕塑艺术创作中的一种语言介质。“80后”青年艺术家罗幻就是一位与“泥土”对话的人。

罗幻1983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受父亲的影响,年少时就对视觉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1年,罗幻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并随之完成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凭借在专业领域的突出成绩,2010年罗幻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担任专业课教师。

  雕塑,是一种以立体视觉为主的造型艺术门类。“雕塑与绘画等平面艺术创作不同,它是一门立体的艺术,但在构思阶段绘画草图对于创作同样很重要”,罗幻说。
完成雕塑草图后,接下来便是材料的准备工作。“一件好的雕塑作品除了完善的形体以外,材料载体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尊重和了解材料特性,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视觉与意涵特质。”罗幻说。雕塑用的专业泥料分为水性和油性两种;圆雕作品在塑形前需要焊接钢筋骨架,并在骨架上缠绕木条或十字形挂泥装置,密度根据实际情况以保证上大泥后不掉泥为原则;如是浮雕需木工板铺设底板在板上每隔15公分钉钉子,钉子钉入一半另外一半露出,并在钉子上纵横缠绕细铁丝以方便挂泥。

在雕塑的制作中,“塑形”是关键的一步,雕塑家需要将草图里平面的线条转化成三维的艺术品。“塑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空间、立体的思维模式是最重要的。”罗幻用学术语言向记者解释的同时,也拿起了雕塑刀,亲自演示了塑形的过程。

这是一组人物题材的雕塑作品,他现在在做的是一个约40cm高的立体稿。动手前,罗幻先环视雕塑一圈,将作品的大致结构关系默记于心。“雕塑注重的是多角度的不断完善,所以即便是再高明的雕塑家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塑造时要先上大形,然后再细部刻画,直到自己满意才算完成了这一步骤。”
雕塑是美术创作里一个比较特别的门类,它的语言方式与大众熟悉的线条、颜色、明暗等完全不同。塑形告一段落,罗幻向记者介绍起了雕塑艺术,在他看来,雕塑家更像是把思维和劳作综合在一起的造物者,能把雕塑当成自己职业从一而终的人并不多。

  “当下的艺术家不应封闭在工作室中,要与受众交流、与自然对话、与社会连接、与文脉相融,这样的艺术才是丰富的和有生命力的”,罗幻说。
从与“材料”开始对话的那一天算起,罗幻已在雕塑领域坚守了近二十年,他创作的雕塑作品数十件,众多作品在国内外的展览中亮相并被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清华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等机构收藏。

关键词:艺术家,80后
责任编辑:颜楠
推荐阅读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