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头条关注

阜平之变探访记|④店房村:村民一句话留下支书一颗心

来源: 长城网  赵永刚 胥文燕
2018-10-14 19:11:00
分享:

  编者按 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对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省委书记王东峰于2017年11月、2018年4月、2018年9月,先后三次到阜平县调研检查,进村入户,嘘寒问暖,把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要求落实到每项工作中。近6年来,阜平县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2018年10月17日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长城新媒体记者聚焦“阜平之变”,走进太行深山,深入田间地头,从百姓生活、个体故事展示阜平之变给老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敬请广大网友关注。

相关报道:

  阜平之变:积极践行总书记的嘱托点击查看

  阜平之变探访记|①“重病兜底”让村民重燃生命之光点击查看

  阜平之变探访记|②农村孩子不用“跑着山路去上学”了点击查看

  阜平之变探访记|③楼房村村民住上新楼房:“说不上来的好!”点击查看

 

刘淑军(右)向长城新媒体记者介绍村里规划情况。 记者 胥文燕 摄

  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胥文燕

  有人问:“如果脱贫后没有了政府兜底政策,怎么办?”店房村一位村民回答:“有我们刘书记在,还怕饿着不成!”10月10日下午,店房村村支书刘淑军告诉记者,当听到这句话时,他心里顿时涌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暖流,热泪盈眶,这句话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担任村支书的决心。

  刘淑军所在的店房村,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北果园乡,2014年的贫困发生率为70.05%,曾是个上访成风、全乡闻名的乱村。

  2014年底,店房村“两委”换届启动。一直在外经商的刘淑军头脑灵活、有思路、有魄力,成为上级重点推荐的人选。阜平县、北果园乡领导纷纷给他做工作,请他回去参选。

  刘淑军是13岁离开店房村的,参选前做工程器械销售、租赁。“当时没想着干,但好多人都让我干干试试。”刘淑军说。

  回村之路让刘淑军很是感慨。参选之前,他去村里党员家里转了转,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家里脏乱得都没地儿坐”。有一次回到家,他爱人发现他裤子后面竟粘了一大片红薯。

  了解了村里的状况,刘淑军想着试试干,也给村里做点事。于是,他参加了村支书投票选举,并于2014年12月24日顺利当选。当时61个人投票,他得了53票。

刘淑军在山上开辟出的新路。

千年古枣林。 记者 郝朋起 摄

  当选后,刘淑军边谋划干事思路,边考虑凝聚民心。他告诉记者,刚上任时他重点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自己拿出20多万元在村口立了两块碑,上面写着“中国大枣之乡河北阜平”“阜平大枣第一村店房”,他要让路过的人都知道有店房这个地儿。

  对刘淑军来说,第一件事轻而易举,但另一件却是他经历过的最难的事。

  店房村有林地1.2万多亩,大部分都在陡峭的山上。一到秋天摘枣的时候,村民们就得挑着担子从山上往下背枣,山路崎岖,甚是艰难。

  当时,刘淑军下决心要在山上开路。路开在哪儿?有什么难度?怎么设计?他无数次地钻进山林里研究路线。此时,有村民提出,山上没路都多少年了,这件事干不成。刘淑军说:“咱也是要脸的人,当时给村民承诺了,又是一件这么好的事,我一定要把它干成。”

  由于担心向县里争取资金县里不同意,他就自己垫钱修路,用了8个多月修通了18.8公里山路,前前后后垫款300余万元,硬是在没有路的山区开辟出了一条新路。“我们这条‘天路’,比张北那边要高。”刘淑军自豪地说。

  然而,对刘淑军来说,修路也不算难,更难的是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因为修路涉及7个自然村,需要向村民们征地征树,需要支付占地赔偿金。为顺利修成这条路,刘淑军给村民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光开会就开了20多天,村民白天凑不齐,他就晚上召集大家说。他给村民们讲,修路要看长远,虽然短期内占了大家的地,但等路修通后带来的好处会很多,除了便于摘枣运输,更多的是以后可以搞旅游、做采摘,到时候就可以卖上好价钱。就这样,他给村民们好话说了一箩筐,道理讲了一大堆,“讲得那一阵子嗓子几乎都说不出话来”,最后“村民们都理解了,特别支持做这件事”。

  后来,刘淑军又自费在东各老村口常开会的地方立了块名为“民心园”的石头,以进一步凝聚民心。

  县里也知道了这件事,把修路的钱给了刘淑军。事后,由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牵头,阜平县政府出资并协调,对这条路进行了改造提升,这条路逐渐成为了一条村民致富路。时任阜平县县长的刘靖曾对刘淑军说:“你做这件事比我当县长还有成就感。”

  这件事也让刘淑军明白了:做村里的工作,尤其是开展群众一时接受不了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要把心分给大家‘吃’”。

店房村秋景。 记者 胥文燕 摄

  村里的工作不好做。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首先要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为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刘淑军几乎天天召集大家开大大小小的会,有时一天要开好几个,他几乎在每个会上都在讲,村里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店房村要重点发展全域旅游。讲得多了,村民们在给外来客人介绍店房村时,也把“全域旅游”挂在了嘴边上。

  在刘淑军的带领下,多个在村民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店房村自然环境不是最好、枣树种植不是最多,但凭着仅7天就完成征地的“人心齐、效率高”,让河北农业大学——阜平现代枣业综合试验站项目落地店房;店房村历史条件不是最好,但经过刘淑军多次对接、联系和面谈,最终争取到了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的帮扶;当村里的古枣树被人先后买走时,刘淑军索性把村民的古枣树全买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千年古枣林”,里面种着千年枣树327棵、200年以上枣树8000多棵。

  担当源于信任。2018年刘淑军毫无悬念地再一次当选村支书:61个人投票,他得了59票。至今,刘淑军担任村支书将近4年了,通过他带领村民做成的几件实事,让大家心里也有了谱,由衷地信任他:“有我们刘书记在,还怕饿着不成!”

  从“干干试试”到越干越有劲头,刘淑军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好多决定了的事情,我们都能把它干成。”刘淑军说,接下来,我们不仅要让村里脱贫,还要率先达到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的标准。

  延伸阅读:路上的苦

  村支书的苦。作为最基层的书记,他有太多太多的委屈,家人不理解,村民不理解,他到底为了什么?回首以前的他,多么洒脱,多么自如,有企业,有头衔,有资本,有激情,有活力。但当县领导找到他时,当回到少小离开的家乡时,他说服了自己,说服了自己的爱人,依然挑起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担子。三年过去了,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有不理解。他的爱人没有改变过去的看法,依然让他退出,我也萌发出让他脱离苦海的念头。有一天,在群众的不理解中,他躲在远处流泪了,真的很苦,很累,很艰辛,可他依然在坚持……【点击阅读】

关键词:阜平,脱贫攻坚,村支书,带头人责任编辑:吴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