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文娱看点

逝者奈保尔|他在这世界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来源: 新民晚报  
2018-08-13 09:12:25
分享:

图说:奈保尔2014年在沪出席《大河湾》中文版发布会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据外媒报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于当地时间8月11日去世,享年85岁。昨天,奈保尔的家人公布了这一消息。奈保尔的妻子娜迪拉奈保尔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去世时,周围都是他所爱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奇妙的创造力和不懈努力。”她称奈保尔为“一个巨人,一个获得非凡成就的人”。

  奈保尔1932年8月出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之后在牛津大学学习英语文学。他的代表作为《通灵的按摩师》、《重访加勒比》、《非洲的假面具》等。奈保尔曾与鲁西迪、石黑一雄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2001年,奈保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词为“奈保尔的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人们从被压抑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2014年,奈保尔曾来到中国,参加上海书展及相关活动,并且在上海度过了他的82岁生日。在思南公馆69号别墅内,上海的文学、出版界诸多人士以及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罗伯特·奥伦·巴特勒等前来参加上海书展的国外作家,一起为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举行了庆生会。奈保尔还曾在上海书展的诗歌之夜上说:“我去过美国、加拿大以及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地方,但从没想到会在上海发现这样对诗歌、对文学的热情。”

  奈保尔的作品以语言尖酸辛辣、字里行间充满批判和嘲讽而闻名。弗伦奇在所著的《世事如斯——奈保尔传》中说,他去过特立尼达,才知道当地人的语风就是尖酸刻薄的。这座中美洲加勒比海上的英属岛屿,应该是奈保尔的文学摇篮。“离开小岛”——这是奈保尔人生的最初指令。但是文学的特立尼达,终身挥之不去。

  正像荷兰作家伊恩·布鲁玛所说的:“没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真打算去巴基斯坦或是刚果的边远地区,只为倾听无名人物的故事。奈保尔做到了。他笔下的世界全靠自己的双眼和双耳。这位富有力量感的作家从来没有停止过他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一路向前。

  在《大河湾》一书中,奈保尔是这样开头的:“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人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奈保尔用他的才华和思想,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民晚报记者赵玥综合)

  【相关链接】作家说奈保尔

  翻译家周克希:奈保尔先生极其重视翻译中的节奏问题,认为只有译者掌握了作者的节奏,译本说的才是他的“声音”。这个观点新颖而有见地。普鲁斯特多写长句,但那些充满诗意的长句,都是可以出声读的。按他的好友莫朗的说法,普鲁斯特和朋友交谈时,就是用这种带有许多插入语的方式说话的。译者如果掌握不了这种节奏,就无法说出“普鲁斯特的声音”。节奏,是作品的内在气息,译者要和作者“同气相求。”

  翻译家曹元勇:我是在2014年8月12日晚的宴会上见到奈保尔的。82岁高龄的奈保尔看上去面孔略显浮肿,滞重的眼睑常常下垂着,神情疲塌而无力。他大多数时候安静地坐在那里,仿佛置身事外,对周围似乎不关心,但当你走过去向他致以问候时,他会抬起老人才有的那绵软而温柔的手,客气地微笑着与你握手。如果你说到的某个字词引起他的兴趣,他本来似乎倦怠的眼睛才会刹那聚集起一股深邃的亮光,逼视地打量你一眼。

  小说家金宇澄:个性的叙事,极具观察的趣味,对身份、环境的自省,在“印度三部曲”中尤为突出,沉郁消极的态度,独有的迷惘魅力,超越了狭隘的道德力量。他笔下细致梳理的印度,常常令我徘徊再三,想到了同样只能在局部意义中理解的上海。

关键词:逝者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