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十年铸“剑”“盾”——我国日益完善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来源: 新华网  叶昊鸣 齐中熙 张海磊
2018-05-12 21:33:46
分享:

  十年前的5月12日,一场大地震,撕开了中国西南角一道伤口,也震痛了国人的内心。这场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对我国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作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既表达了对地震遇难者的哀思与纪念,也顺应了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

  十年上下求索,我国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日益完善,防灾减灾“剑”“盾”磨砺得日益坚实,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整装待发。

  充实队伍,完善装备,铸造快速直抵灾区的“先锋”

  2017年8月8日晚,一场里氏7.0级的地震发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震后30分钟内,成都市消防“飞豹”救援队集结完毕,连夜兼程12小时来到九寨沟县大录乡受灾较为严重的亚录寨侦查受灾情况并参与救援,成为成都市消防第一支到达震区的队伍。

  这样一支行动迅速、反应灵敏的救援队,是四川省消防应急救援22支重轻型地震救援队中的一员,也是我国涵盖各省区市县级3000余支地震救援队中的代表。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体系,这一体系以解放军、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以消防、安全生产、地震专业救援队为骨干力量,以企事业、社会基层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说。

  有这样一份数据的对比:2008年,我国共有国家和26个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总人数约4200人,其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人数为222人;十年之后,我国已建成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1支、480人,省级地震救援队76支、12443人,市级地震救援队1000多支、10.6万人,县级地震救援队2100多支、13.4万人,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1.1万支、69.4万人。

  变化的不仅仅只是人数,装备上的升级换代也是日新月异,并在历次地震救援中发挥了关键的“先锋”作用。

  “当时我们手中的工具就只有铁锹和手镐,在小的封闭环境中救人时,更多只能靠手挖。”当年参与“5·12”汶川地震救援的四川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侯建明说。

  在现代交通意义上,遭受地震重创的地区几乎“与世隔绝”,没有吊车,没有挖掘机,大型救援机械工具的缺乏成为当时救援队伍最头痛的问题。在救援时,不少救援队员更多依靠铁锹、钢钎与血肉之躯,在废墟中进行搜救。

  “现在的装备与之前相比要强了很多,无论是可以装载300多件救生器具的地震救援车,还是性能堪比国外悍马的猛士救援车,还有海事卫星电话、雷达生命探测仪、侦察无人直升机等,都是我们现在应急救援必备的装备。”成都市消防支队宣传科科长周才钧说。

  加强后勤保障,完善物资储备,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5·12”汶川地震救援,是四川省宜宾市消防支队的李院生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救援行动,那时的场景对他来说依然历历在目。“渴了喝凉水,饿了啃方便面,困了倒地就睡。虽然前期做了准备,但还是存在不足。”

  “5·12”汶川地震震坏了大多数公路,在汽运交通工具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四川省消防临时抽调400多名官兵组成后期保障突击队,在汶川县漩口、映秀等灾区徒步进行接力背运,尽可能保障现场官兵的给养需要。虽然只有短短5公里路程,但每次往返都需要5、6个小时。

  人们意识到,灾区后勤保障能力是保障救援的关键力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四川省消防开始瞄准大规模、非常规灾害事故处置的需要,配备更先进的辅助装备;增加睡袋、风镜、口罩、医疗箱、帐篷、炊具和生活保障车等野外长时间作战保障物资储备……在打造现代化战勤保障体系的道路上,四川省消防日趋成熟。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后30分钟内,成都市消防支队配备提前准备好的蔬菜、水果和粮食,集结11辆携带工具、装备的战勤保障车辆,奔赴前线。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地震后,四川省消防迅速调集18个支队131名战保人员、66辆战勤保障车辆,携带25顶帐篷、50余张行军床、200余床被褥和口罩、消毒液、药品等开赴前线。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样一支现代化的消防后勤保障队伍是我国灾害应急救援保障和储备体系不断健全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我国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已建立起了从中央到省到市再到县的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据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杨思全介绍,全国目前已建立起19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60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和省级分库,240个地市级储备库和2000多个县级库的储备网络,确保自然灾害发生的12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能够得到初步救助。

  而在物资储备方面,目前中央救灾物资储备有三大类17个品种,包括帐篷、棉大衣、棉被、睡袋、折叠床、折叠桌椅、简易厕所、场地照明设备、苫布、炉子和应急灯等生活类救灾物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共投入救灾物资采购资金近10亿元,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常年存储价值10亿元的中央救灾物资,第一时间可保障8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

  “及时得力的后勤保障,充足完善的物资储备,为受灾群众搭建起安全温暖的庇护所,切实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让党和人民放心。”杨思全说。

  织密网络,提升能力,编织现代化灾害预警体系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前者的可控性相对较高,后者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处于高风险的状态。

  “最近三百年,全人类死伤10万人以上的事故灾难一共有50起,其中26起发生在中国。”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表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地域分布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基本国情。

  如何在相对不稳定的自然环境中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

  “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十年,我国经历了诸如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威马逊’台风、鲁甸地震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在一次次抗灾救灾的过程中,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和能力建设也在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闪淳昌说。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这是我国逐步形成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结合这一体系而出台了自然灾害救助、防汛抗旱、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重特大森林火灾处置、医疗卫生救援、气象灾害防御、通信保障等专项预案。各省、市、县均编制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等基层预案建设也得到了重视和推动。

  同时,由多个部门通力合作而完善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也基本建立了起来。江河洪水、农情和农业有害生物、干旱和暴雨、森林火险、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地震速报、海洋观测等监测站网得到进一步完善,站网密度不断加大,各类监测设施和平台通过及时收集上报灾情,预警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得到明显提升,获取灾害预警预报时间显著提前,覆盖率明显扩大。

  “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预警机制,编织现代化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有些突发灾难事件就能够规避,有些伤亡就可以减少。”张兴凯说。

关键词:灾害,救援,完善责任编辑:吴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