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视界

中国梯田获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传承农耕文化做活客家梯田“原”字文章

来源: 央视网  
2018-04-24 09:41:22
分享:

  当地时间4月1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由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组成的,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获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其中,福建尤溪的联合梯田,历经1300多年不断传承,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农耕稻作系统。

  联合梯田:1300多年不断传承

  联合梯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联合乡境内,梯田依山开垦,面积约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近900米,垂直落差达700多米,山顶为水源林和竹林,向下为梯田以及散落在梯田中的村庄,呈现出“田中有寨,寨中有田”的立体景观,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灌溉体系。

  福建省尤溪县联合镇旅游办公室主任蔡尊永:“利用我们这边特有的地形,通过山上竹林和森林涵养的水源,通过人工挖掘水渠和溪流,使这个水源流入村庄和梯田,一部分满足村庄的人畜饮水,另一部分满足梯田耕作需要的用水。”

  曾经,联合梯田由于人口外流,一度出现梯田抛荒的现象。近年来,尤溪县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当地农民耕作的积极性,来保护梯田。

  如今,联合梯田仍保留着包括原始木犁、锄头、轨枷等50多种传统稻作农具,而传统的耕作方式,也使联合梯田具备了良好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福建省尤溪县联合镇党委副书记范美炜:“我们也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中这种传统生态的耕作技艺,比如说我们这个田埂豆和水稻的间作方式,田埂豆发达的根系固氮的特性,能够起到一个育肥的作用,也会保护我们的整个田埂免受水流的破坏。”

  龙脊梯田:仍保留原始耕作方式

  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也有着悠久的耕种历史,被誉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耕作方式。一起来看龙脊梯田的美丽景色。

  居住在龙脊的人们世代耕种梯田,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耕作方式,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了独特的梯田文化。据专家考证,2300多年前,龙脊先民便已经开始在这里开垦农田。龙脊梯田依山形地势而修,面积达1174公顷,一般分布在海拔300米—1200米之间。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最大高度差有860多米,层级最多达1100多级,形成了千层天梯上云端的壮丽景观。从高处望去,梯田磅礴壮观,线条潇洒优美。每当春季灌溉时,梯田好像一面面明镜,映照出绝美的梯田风光,而到了秋天稻谷成熟时,金灿灿的水稻漫山遍野,给梯田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长久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春种秋收,辛勤劳作,构建了世代相传的梯田农耕文明,被誉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崇义客家梯田传承客家农耕文明

  此次获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的,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之一的,江西崇义客家梯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被称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的客家梯田在南宋时代就已存在,盛建于明末,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目前,客家梯田保护区面积达4万余亩,绵延上堡、丰州、思顺3个乡,保护区范围东西长73公里,南北宽59公里,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梯田群之一。

  崇义县申遗办公室副主任何曹森:“梯田依山而建,海拔最高的梯田有1260米,海拔最低的梯田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所以大多数梯田都是种一到两行禾苗的‘带子丘’,我们当地有一句谚语就是‘青蛙一跳三丘田’,那么这些梯田,散落在森林、竹林、茶园、民居旁,分布错落有致。”

  为了更好地保护客家梯田,传承农耕文化,2014年,崇义县正式启动客家梯田申遗工作,用近4年的时间,围绕梯田的“保护、传承、发展”,做活客家梯田“原”字文章。

  崇义县申遗办公室副主任何曹森:“原生态方面,我们高标准编制了梯田保护规划,建立了生态和文化保护补偿机制,对农户耕作进行政府补贴,对传统村落进行维护和修葺。”

  如今,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更美、更新的原生态梯田见证着客家先民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址,梯田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