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长城内外

一个老北京笔下的北京胡同,一幕一幕就像在昨天

来源: 北京日报  
2018-04-19 17:57:56
分享:

  1945抗战胜利那年,廖增保出生在北京西城区新街口一条胡同里。从儿时起,他在那里生活了70多年,可谓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油子。新中国成立后,他眼见着北京发展变迁。作为北京文化重要符号的胡同,前前后后走过的每个脚步都在他心中留下的深刻记忆。

  60岁退休回家之后,廖增保亲身经历和见证过的这些往事如放电影般,一幕幕在我眼前重现。他心里升起一种冲动——把往昔的日子都画出来。

  廖增保不是专业画家,但绘画是他一生的爱好。退休之后有了充裕的时间,他每天都要涂抹几笔,工作服上沾满了油彩,双手上总有些颜色怎么也洗不干净。他日思夜想的,就是用画笔记录下,北京胡同60多年的发展和变迁。

  去年4月份,廖增保在四季青桥附近的美丽园社区举办了一场名为“北京,胡同,记忆”的展览,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今天,我们就选去一些老爷子的画以飨读者。

瑞雪兆丰年。

晨曲

  北京是一个文化古城,历史上的多个朝代都在这里建都。大气和淡定成了北京人性格中的重要元素。不论在什么年代,不论生活富足还是艰难,北京人对未来总是抱着美好的憧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节前后的一场瑞雪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希望,一天的开始则让各色人等走出家门,奔向各自的岗位。大人们或步行或挤公交、骑自行车去上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是主要代步工具,著名品牌有飞鸽、永久、凤凰,如果谁家有辆进口蓝鸟或凤头自行车,就像今日开着宝马、奔驰一般的风光。早晨,最忙碌的是扫街、送报纸、送牛奶、卖早点的服务人员;最悠闲的是打太极拳、遛鸟、下棋的老人们。

冬储大白菜

  现在的北京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可是在二三十年以前,漫长的冬季里,只有大白菜才是北京人饭桌上的“当家菜”。每年深秋,“冬贮大白菜”的运输、销售好似在打一场“人民战争”。为此还专门成立会战指挥部,各级领导齐动员,上上下下都参加,各行各业来支援,一时间大白菜销售点遍布北京大街小巷。千家万户齐出动,买菜、晾菜、贮菜,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钱。这是因为大白菜易贮存,价格又低廉,在好多年里没有涨价,一级菜2.5分、二级菜1.5分。因为便宜,贵重商品降价出售时,到现在还常用“只卖白菜价”来形容。

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本是一名普通士兵,后来成了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在他因公公牺牲之后,1965年3月5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全国掀起了学雷锋运动。很快,无数的人发扬雷锋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义务理发、义务看病,扶老携幼、帮贫济困,蔚成风气。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了当时社会风气的生动写照。直到现在,每年的3月5日还都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是指以前在街道广场、学校操场放映的低价或者免费电影,凭票的话,每张只有5分钱。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每到周六和邻居们晚饭后拿着小板凳一起到东教场小学操场看电影的情景。东教场小学是我的母校。画面下方片格是我们曾经看过的部分老片。

样板戏

  文革十年的文艺舞台上演出的主要是八个“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沙家浜》、《海港》、《杜鹃山》、《红色娘子军》和交响乐《沙家浜》。

  电视、电台和好多单位的大喇叭每天都巡回播放。美术作品中最知名的,是刘春华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每个老百姓胸前都要挂主席像章,开会时要手捧《毛主席语录》,重要的文娱活动是跳忠字舞,平时打电话谈事都要引毛主席语录,更不用说开会发言了。

上山下乡

  文化大革命中正学校读书的青年学生被叫做知识青年。学校停课后,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这实际上是中国一次人口大迁移。有靠山有门路的家庭把儿女送到军队,平民老百姓只能忍痛把儿女送到边疆、农场,或回乡务农。这场运动牵动千家万户。少数知青被推荐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被称为“工农兵学员”。他们最早获得了回城的机会。一俟文化大革命结束,下乡知青方陆续回城,返城又成了一股潮流,只有极少数在农村成家生子者继续留在原地。

十里长街送总理

  周恩来总理是全中国人民最敬爱的领导人,他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全国人民无不感到悲痛,赶到医院向他的遗体告别的人们,个个失声痛哭。几天之后当运送周总理的遗体去八宝山火化的时候,不计其数的北京市冒着刺骨的寒风,自发聚集到长安街两边,为他老人家送行。看到灵车缓缓开来,又缓缓西去,包括七八十岁的老人和刚刚懂事的孩子,都不禁悲从中来。“泪洒十里长街”几个字,就是当时那番情景的写照。

打倒“四人帮”

  1976年10月,四人帮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消息传开,北京市民敲锣打鼓,欢呼歌唱,还把鞭炮放。动荡时代过去,人们向往的幸福平静生活得以恢复,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不久后得以实施。

小脚侦缉队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城市秩序恢复了,政策放宽了,经济发展了,也允许个体户经营了,物资丰富了,市场繁荣了。街道组织一些人出来加以维持。其中也有胡同里的老大妈们。因为旧时中国的老年妇女大都缠足,双脚被裹得很小,于是有人把这些臂带红箍上街维护治安和公共卫生的大妈们,形象地称为“小脚侦缉队”。不过现在她们叫西城大妈了。

市场繁荣

  北京除了原有的国营商店,私营商铺,饭馆如雨后春笋布满大街小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当时最有名的美食一条街“簋街”。随着时代发展现在还有了网购甚至海淘。这是以前连想都想不到的。

拆迁

  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为发展现代交通,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也为不断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北京的马路在不断拓宽和延伸,住宅则不断拆旧建新,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旧时的胡同和四合院、大杂院很自然地成为拆除和改造对象。我所熟悉的胡同,至今还保持旧貌的,已屈指可数。

雾霾

  30多年来,中国的工业高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大,汽车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国家的富强,人们生活的富足,但是还有环境的破坏和空气的污染,特别是雾霾天气频繁出现,让上上下下各阶层的人们深受其苦。为迎接在北京举行的重大国际会议或赛事,政府不得不在短时间内采取多种非常措施。而普通百姓,在雾霾天里只能戴口罩上街,或者宅在家里,把门窗紧闭。有条件的,则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另安个家。

现代居民小区

  经过旧城市拆迁改造,建成很多漂亮居民小区和繁华商业区。原来住在胡同里、大杂院里的人们,陆续搬进了新建的楼房。让他们高兴的是,现代化的住宅让生活方便多了,可是又像俗话说的,故土难离,一起生活了好几辈子的邻居要分开了,还真是难!

廖增保

画展现场。

  图文|廖增保

  整理|庆云

关键词:老北京,胡同,记忆责任编辑:韩建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