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桃红柳绿,诗意清明

来源: 中新网  
2018-04-06 12:32:00
分享: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在央视开播了,又撩拨起无数中国人那一颗颗火热的“诗心”。

  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更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凝练。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打好这一文化“底色”,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是今天的教师肩负的文化使命。

  “教师博雅”官方微信特别邀请《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李定广教授开设“诗意中国”栏目,带大家共同领略中国诗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期待这颗“诗心”,终将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如幼苗良种,芬芳我们的一生。

  桃红柳绿,诗意清明

  著名文史学者,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二、三季学术总负责人。

  中国人自古以来喜欢过年过节,我国的传统节日四季都有,春天里最多,包括春节(古代称元旦或元日)、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和上巳节共五个。春节和元宵节仍是寒冷冬天的感觉,寒食节、清明节和上巳节则是春暖花开的阳春时节,也是诗人们诗情绽放的时节,所以古代诗人非常珍惜和喜欢这三个节日,留下的名篇佳句非常之多。

  寒食节历史很悠久,是为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而设,在冬至日后的第105天,隔一天便是清明节,而作为节日的清明节,唐以前没有,到唐代才设立。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相邻近,唐代将其连在一起放假五天。唐宋时期,寒食节是十分隆重盛大的节日,而清明节则是普通节日,所以唐宋诗词里写寒食节的诗词比写清明节的诗词多几倍。到元明清时期,寒食节逐渐淡化,清明节越来越隆重,民国以后寒食节就并入清明节,不再单独作为节日了。我们这里谈诗词中的清明节,也把古代的寒食节包含在里面。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两天(到清代改为清明节前一天),除了禁火吃冷食这一独有的民俗外,其它民俗与清明节相同,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有扫墓、游春、荡秋千、蹴鞠四项。这里我们按照民俗特点来赏析古代最著名的清明节诗词。

  禁火吃冷食这一民俗,是寒食节最突出的特点,唐代韩翃的名篇《寒食》就反映了这一民俗,也描绘了寒食节特殊的春景: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头两句写寒食节都城一片美好的春景:皇宫的御柳在东风的吹拂下飘散出满城的飞絮,暗示皇恩浩荡,无处不在。“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花”不是普通的花,而是指柳絮。后两句说五侯家得到皇恩最多,寒食节虽然禁火,但得宠的官员却可以得到皇上特赐的火烛,多么光荣啊,看他们家的上空香烟缭绕,好一派升平气象!“传蜡烛”意思是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可以燃烛。实际上是诗人用贴切的典故,暗讽豪门贵族获得利益更多的不公平现实。这首诗歌颂唐德宗皇恩浩荡,大唐繁荣祥和的气象,在歌颂的同时暗含委婉的讽谏。据《新唐书•卢纶传》记载,唐德宗非常欣赏这首诗温柔敦厚的风格,因这首诗而提拔韩翃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高官。韩翃得大名也因《寒食》这首诗而流传千古。“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已引申为赞美春天的名句,也是“飞花令”这一名称的来源。

  游春踏青,作为节日民俗活动,是寒食节、清明节诗词里描写最多的内容,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也常有美丽的爱情故事发生。唐代寒食节诗中最有名的是崔郊与婢女(丫鬟)的爱情故事: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载,唐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不已。一次寒食节,婢女偶尔外出游春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赠去婢》一诗。后来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传为诗坛佳话。崔郊《赠去婢》云: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首诗高度概括了自己失去爱人后的痛苦之情,但是没有局限在自己一人之悲中,而是扩散到整个社会的爱情悲剧上,因此更加具有感染力。第一联用“绿珠”的典故委婉说明了事情的经过,看似平淡客观的叙述中含蓄地透露出诗人对公子王孙的不满和对弱女子的爱怜同情。绿珠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非常漂亮,当时权贵孙秀倚仗权势指名向石崇索要绿珠,遭到石崇拒绝。石崇因此被收捕下狱,绿珠也坠楼而死。后来用“绿珠”代指命运悲惨的弱女子。“侯门一入深如海”是流传不息的名句,经常被强迫分离的恋人用来传情达意。成语“侯门如海”、“侯门似海”、“侯门深似海”就出自这首诗,现在多用来比喻旧时的友人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

  清明节游春踏青最美丽动人且有传奇色彩的大概是“人面桃花”的故事。据唐人孟启《本事诗》记载,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一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用“人面”、“桃花”作为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曲折往复地道出了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颇为人称道,这一联回忆去年此时的情景,少女白里透红的脸庞与灿烂的桃花相映衬,寥寥几笔就塑造了一个美丽含蓄的少女倩影,勾起读者无限美好的遐想。第二联回到现实:还是去年那个地方,美丽的少女已经不见芳踪,但是去年的桃花依然在春风中摇曳。只留下作者一人回忆、追思,淡淡的惆怅就这样弥漫开来。“人面桃花”已成为成语,表达对所爱慕而不能再相见的女子的怀念。

  寒食节、清明节游春踏青若遇到雨天,是很烦心的事。晚唐杜牧的名篇《清明》就是写的这种景况: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清明这样的佳节,杜牧在外游春,碰上“雨纷纷”的天气,心情格外沉重,所以用“断魂”来形容。后两句来个转折,想找个酒店躲躲雨,顺便喝两杯解解愁,于是问问牧童,牧童指向杏花深处的村庄,那里有酒店,真有一种柳暗花明、心情温暖之感啊。“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准确地概括了清明前后多雨的特点,成为清明节的代表性诗句。

  荡秋千是清明节民俗活动中女孩子的最爱。晚唐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就写他城外游春时看到女孩子荡秋千的美丽画面:

  满街杨柳绿丝烟,

  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

  女郎撩乱送秋千。

  诗人是说,二月清明时节,杨柳如烟、绿丝飘飘的画面虽然很美很美,但最美的还是女郎在花树上荡秋千。“好是”意思是妙在,最妙的是。从“撩乱”一词可知,不是一个女郎,多个女郎在帘幕一样的柳丝后面的花树上交错荡悠着秋千,把绿柳、红花、青春少女荡秋千组合成一个动态的画面,可谓是清明节最美丽的风景。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也常写自己在清明时节荡秋千的情景,其名篇《点绛唇》写自己“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而她另一首《浣溪沙》写到下雨天不能荡秋千: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词的上片写室内睡觉,下片写室外斗草的民俗活动,因为黄昏时候突然落了些“疏雨”打湿了秋千,只能欣赏而不能去荡秋千,大才女妙笔生花,一句“黄昏疏雨湿秋千”,多美的语句和画面!“黄昏疏雨”有一种朦胧之美,要是大雨就煞风景了。

  描写扫墓、蹴鞠(踢足球)这两项民俗活动的诗词,由于罕有名篇名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清明节虽有扫墓祭祖的内容,但因为恰逢百花盛开的美好季节,从唐宋诗词的描写看,还是以喜庆娱乐的活动为主,这反映了我们中国人尊敬祖先、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相关链接

  李定广:

  来自上海师大的《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顾问

  他是两季《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顾问,也是唯一一位从策划、命题、审题,到写作与审定台本、辅导主持人,再到录制、终审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的专家学者,而他的本职工作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的一位教授、博导。

  2015年初,央视节目组开始在全国海选参赛选手,同时由教育部下文二十多所唐宋诗词研究较强的高校,要求各校派两位诗词专家参加研讨会,经遴选最终确定十人作为节目组出题专家。经过两轮出题和研讨后,李定广最终被推选为《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顾问。

  这是一位有着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全学段从教经历的师者,他对传统诗词的由衷喜爱和博闻强识从小形成且延绵至今,曲折独特的求学之路形成丰富阅历,诗以言志的文化传统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也最终让他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在《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更宽广的平台上实现着传统诗词审美教育的理想,同时把自己对传统诗词的满腔热爱化为唤醒更多人的力量。

  在李定广看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从民族文化基因的高度来看待古代经典诗词的独特价值,对古代经典诗词要加强传承与传播,以展现中华审美文化之风范。教育,责无旁贷。

  诗以言志的励志人生

  从汉乐府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杜甫的“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定广坦言,自己爱上传统诗词,在中等师范读书时的袁老师功不可没。

  特别是以爱国、励志为主题的诗词,更是自己青少年学生时期的最爱,常常因一句诗而热血沸腾或感动落泪。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虽然在求学和工作的道路上曾数次经历“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无奈,也曾感慨“只觉流年如鸟逝,不知何处有龙屠”(皆出自晚唐罗隐诗),但是古代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君子之道依然深深烙印在李定广心间,让他坚持从古诗词中汲取力量,心怀高远。

  “我的名字里有一个‘广’,我也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知识广博之人。”李定广,这个家人眼中小时候特别调皮但是做任何事都很专心的孩子,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用李定广妹妹李彩云的话来说,“看小人书时叫他吃饭,他根本听不见,小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小人书,过目不忘,看过之后,都要拉一帮人做他的听众,我受他的影响最大,很多小说和名著都是从他那里听来的,我是他的第一听众”。

  1982年,初中毕业的李定广顺利地考上安徽老家的肥东师范学校,那个时候应届生考上师范的很少,李定广是村里第一个也是当时张集中学那一届唯一一个应届生考上师范的。在中师学习期间,李定广的语文老师袁老师,从开学第一天起,每天雷打不动地带着学生学习两首古诗词,回想起35年前的中师课堂,李定广依然显得很激动:“中国古诗词实在是太美了!袁老师讲的第一首诗是《终南望余雪》,这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句句咏雪,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当时感觉仿佛是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从未感受过的美的世界。”

  中师毕业后,李定广先后在家乡的中小学任教长达十年,也开始了到处寻觅诗词书籍的生活,《唐人七绝选》《李白诗选》《杜甫诗选》……本本爱不释手,工作之余让办公室的同事抽背以“显摆”自己,更成为李定广工作生活当中的一大乐事。没有读过大学的李定广,硬是凭借中师学习时形成的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与刻苦钻研的精神,拿到自考本科证书,继而攻读湖北大学硕士、复旦大学博士,走上高等学府的讲台。

  “对于传统诗词,我是至少背了一万首,见得多了,理解深了,方能作出准确判断。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李定广说。古诗词读得越多,各家注解也越来越引起李定广的关注,从多角度地研究、比较再到辨析、判断,最终为的是形成独立思考,努力还原诗词本意。在中小学任教期间,李定广不仅教语文,还教音乐和历史。

  在李定广看来,“诗言志,歌永言”,中国古典诗词的最大特点有两个,就是抒情性和音乐性。诗词本身就是音乐性的语言,与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李定广告诉记者:“我会钢琴、风琴、二胡、笛子等好几种乐器,对中国和西洋乐理都很熟悉,还会自己谱曲子;我还非常喜欢历史,《旧唐书》《新唐书》看过很多遍,只有对历史背景有了更多了解,才会增强对诗词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做学问决不能偏执一隅无法自拔。”李定广说。2009年,李定广离开了执教六年的汕头大学,来到上海师范大学工作。与很多学者擅长钻研某一方向不同,庄子研究、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宋元文学、六朝文论、唐诗研究、唐五代词研究等,都是李定广的主要教学研究领域。

  心系诗词审美教育的执著理想

  公众关注诗词大会,其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从社会角度来看,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相互促进。

  “社会大众再次感受到了古诗词的美感和价值,这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在李定广看来,古典诗词学习对于当下依然有着延绵不绝的现实意义,古典诗词具有高度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坚持学习无疑有利于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古典诗词中蕴涵着穿越时空的人文精神品质,可以从传承文化血脉、引发情感共鸣等方面全方位地陶冶情操、塑造三观,“那些高尚的情感——比如孟郊的《游子吟》,那些伟大的人格——热爱国家、誓死报国的感人力量,比如杜甫、陆游的为诗、为人,即便是郑燮的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亦体现了心系百姓的情怀”,读古代经典诗词就是在与古代伟大的心灵沟通。

  对于当前中小学古诗词学习,李定广认为,基于实用主义的应试教学导致学生不易体会到诗词中的意境和美感,他特别引用了朱光潜先生谈“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的故事来阐述提高审美和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棵古松……有审美的眼晴才能见到美……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衣,饥不可以为食的。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

  如何对学生加强古诗词审美教育?李定广认为,诗词之美,首先在于诵读,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节奏去诵读诗词,五七言诗各有各的诵读节奏,中国传统诗歌讲究的是“五言诗上二下三,七言诗上四下三”,只有正确地诵读才能体会到诗词音乐节奏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结合诗词内容阐释诗词的美妙之处,从艺术和情感两方面讲明其美在何处、妙在何处,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自然地、自发地体会诗词中的美感和情意;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参加诗词活动、组织诗词游戏、阅读名家编选的诗词文集,让优秀传统审美文化滋润学生心灵。

  在上海师大,不管是给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上课,李定广总是激情洋溢,倾尽全力呈现着传统诗词之美。李定广说:“我当过十年中小学老师,我很喜欢与学生互动,而不是把我该讲的内容讲完就结束了。我把从小学到研究生各个阶段学习诗词的重点概括为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背诵—理解—审美鉴赏—审美判断。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背诵为主,理解为辅。小孩子背诗词没什么不好,既可以感受节奏美,又可以促进记忆力,但也要适当地教他们理解,哪怕了解一点大意,朦胧感受一点美感,他们就更有兴趣,也更容易记住。对于初中生来说,背诵与理解并重,适当搞一点审美鉴赏,而对于高中生来说,须要背诵、理解与审美鉴赏三者并重,努力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对于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说,在背诵、理解的基础上,审美鉴赏尤为重要,并适当训练其审美判断能力。任课教师需要从立意、构思、情感和语言等方面引导学生领悟与理解诗词,学会诗词的审美和鉴赏。”讲到这里,李定广特别提到了他和同事们的教学方法:“我们先让学生鉴赏自己选择的作品,再进行互相评判,在锻炼中提高辨别诗词的能力。最后,隐去古代著名诗人的名字,让学生通过文本分辨诗文的优劣高下。这种做法,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培养他们自主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

  在更大层面上唤醒公众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古诗词是中华审美文化中的精粹,相比汉字和成语,诗词更美更完整,是‘雅文化’的代表。但要努力做到让它雅俗共赏。”李定广说。

  “用做学问的态度来制作电视节目”,不仅保证了节目的高质量,也深深拨动了电视屏幕前无数观众的心弦。李定广特别强调指出,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学习知识,接受审美教育,更是传承品德与精神,“因为爱国、爱家、爱生活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这些共通的个人情感和人性思考,完全能够在当下引起更多共鸣”。

  李定广认为,古诗词虽然只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但其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首先,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个载体。汉语的单音节和四声这两个特色,造成了古诗词特有的固定节奏和语音自身的抑扬起伏的音乐美。这两个特点是世界上其他语言诗歌不具备的。而且,别的文体像散文、小说等都可以译成外文,但古诗词具有“抗译性”。

  其次,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致的一部分,而且充满正能量。再次,古诗词短而美,易学易记易普及,也容易形成广泛的共鸣。《中国诗词大会》能掀起全民诗词狂欢,就是明证。其他传统文化门类都很难像古诗词这样形成全民狂欢。最后,以古诗词的普及与全民狂欢为引领,可以营造社会大众喜爱、尊重和敬慕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氛围。

关键词:诗词 国学 文化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