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意志和信念铸就了这片绿色
——访第一代塞罕坝林场工人陈彦娴

来源: 长城新媒体  商棠
2017-12-06 03:15:00
分享:

  ​

陈彦娴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记者 商棠 摄

  长城新媒体内罗毕12月5日讯(记者 商棠)塞罕坝林场获得地球卫士奖,74岁的老人陈彦娴感到格外高兴和激动:“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当年造林时热火朝天的景象,我感到无比光荣与骄傲。”

  陈彦娴是第一代塞罕坝林场务林人,是拓荒者,更是塞罕坝由荒漠变林海的建设者和见证者。

  “你们那时候觉得苦吗?”

  “那时候真没太注意苦不苦,心里只有一个念想,就是把树种活,让这片荒漠和沙丘变绿。”陈彦娴说,“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还真是挺苦的。看着今天一望无际的林海,所有苦和累都是值得的。是几代塞罕坝人的意志和信念铸就了这片绿色。”

  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参加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间隙,陈彦娴老人拿着一张老照片,深情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又艰苦卓绝的创业经历。

  “这张照片是1964年拍的,最上面那排最左边的那个人就是我。那年我19岁,在承德二中上高三。快要毕业的时候,我们宿舍的六个好姐妹经常在一起谈理想,商量着如何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陈彦娴对记者说,“我们听说塞罕坝正在开展大规模机械化造林,我鼓起勇气给塞罕坝刘文仕场长写了一封信。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林场的回信,说欢迎我们去工作。就这样,我们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塞罕坝。1964年8月23日,学校给我们开了欢送会。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迈出了通往理想的第一步!”

  “承德到塞罕坝有200多公里,我们坐汽车颠簸了两天两夜才赶到林场。记得我们吃的第一顿饭,是黑莜面饼和炒蘑菇,这可是当时林场招待客人最好的饭菜了,可我们都觉得有一股怪味,根本咽不下去。那时,人们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里的水,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偶尔能吃顿黑馒头,就算是改善生活了。”陈彦娴回忆说,住的条件更是艰苦,房子不够住,大家就住在仓库里、马棚里、窝棚里、泥草房里。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屋里还在滴水,环境阴暗潮湿,被褥常年都是潮乎乎的。最难熬的还是冬天,嗷嗷叫的白毛风,吹到人身上刺骨地疼,一刮起来对面根本就看不到人,呼吸都很困难。“最冷的时候有零下40多度,人们的脸上、鼻子、耳朵、手和脚上都长了冻疮。我们睡在只铺了一层莜麦秸秆的土炕上,睡觉时都要穿着棉袄棉裤戴着棉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被子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霜。”

  “我们到林场后的工作是育苗,整地、做床、催芽、播种,每项工作程序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为了掌握好播种时盖土的厚度和压实度,我们拿着滚桶和刮板一遍又一遍地练,手磨出了血泡,手臂肿得抬不起来,可我们还是不停地练,直到达到技术要求为止。”

陈彦娴在给国际友人讲述塞罕坝故事。记者 商棠 摄

  陈彦娴还讲了两个故事,“1965年冬天,我们到马蹄坑作业区清理残木。由于积雪太深根本没有路,拖起来十分吃力,汗水把棉袄湿透了,棉衣又结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全身哗哗地响。工作一整天下来,肩膀被大麻绳子磨得血红。就这样,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等回到总场场部时,大家都已认不出我们了。”“有一年春节前,就在大家高高兴兴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大雪,积雪有一米多深。总场派了一辆大卡车送我们下坝,又派了一辆拖拉机推雪开道。可是,拖拉机在前面刚推出了路,后面的路又马上被狂风卷起的大雪给埋上了,走走停停,走了整整一天才挪出了4公里。天渐渐黑了,风雪也越来越大,拖拉机掉进了雪坑里,汽车也抛锚了,我们只好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摸着黑又走回到林场。那一年的春节,我们是在坝上过的。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没有鞭炮,也没有饺子,只有对家乡、对亲人浓浓的思念。”

  “这些年,林场常请我去给新职工做报告,讲我们当年创业的故事。总有年轻人问我,陈阿姨,当年你们就真不觉得苦和累吗?说真的,那时候的人们思想很单纯,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的,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陈彦娴说,“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都已经长成了大树,当年的茫茫荒原已经变成百万亩林海,我们所有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流过的汗水和泪水,都变成了快乐、骄傲和自豪!”

  “如果我能重新回到19岁,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告诉大家——选择塞罕坝,我无怨无悔!”陈彦娴说到这里仍是豪情满怀。

关键词:塞罕坝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