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朋的,男,南和县和阳镇冀屯村人,农民,1943年7月8日生日。
每到天气晴好的日子,在南和县和阳镇冀屯村的街道上,总能看到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用轮椅推着一个瘦弱的老太太在散步。这个老人叫陈朋的,今年75岁,轮椅上坐的是他的妻子吕路花,今年71岁。吕路花因十年前的一场车祸造成瘫痪,陈朋的不离不弃,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爱的真谛,在当地传为佳话。
突遭横祸,痴心老伴不离不弃
“俺老伴儿当年也是个‘力量’人儿,里里外外她全操持,是个闲不住的人。”庭院中,一边替妻子整理头发,陈朋的一边细数与老伴儿的点点滴滴:“年轻时候,她就要好,现在虽然她不能动了,俺也得给她拾掇得整整齐齐的,不能让她在心里埋怨了俺……”老陈说,自己的妻子之前体格很好,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场横祸,家里或许不会是现在这样一幅惨淡的样子。
十年前的一个傍晚,吕路花像往常一样在养猪场打完工,骑车赶在回家的路上,就在这时,一辆醉酒的摩托车疾驰而来,吕路花被撞飞了起来,落下来时,头狠狠地磕在了地上……陈朋的赶到县医院时,吕路花已经昏迷不醒。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转院,他连夜把妻子转到邢台市人民医院。
每天在重症监护室的费用高达2000多元,短短几天,就花完了5万元的医药费。几天后,肇事者不堪沉重的医药费消失不见了,很多人都劝陈朋的放弃吧,治好了最多也是个植物人。可他说,“当年是我把她娶回了家,她跟我受了这么多苦,只要她还有一口气,我也不能放弃她。”
陈朋的连夜赶回家里,四处筹钱,终于凑齐了一万多元的医药费拿到医院继续给妻子治疗。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陈朋的在监护室外守了20多天后,终于吕路花醒了过来。看着苏醒的妻子,老陈鼻子一酸,嘴里直嘟哝着:“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肩挑重担,照顾妻子无怨无悔
一个多月后,在陈朋的细心照料下,吕路花居然站了起来。虽然保住了命,但她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走路都经常摔跟头。为了能照顾妻子,陈朋的就在离家不远的一处砖窑打工,这样不但能挣钱给妻子买药,还方便照顾妻子。
而那个时候的吕路花,头脑时而清醒,时而迷糊,一天晚上,下着大雨,陈朋的在砖窑没有回家,吕路花冒着大雨去砖窑找她,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次跟头,到那时满身泥水,衣服都湿透了。陈朋的看着被雨淋透的老伴,心疼地流下了眼泪。从此,不论忙到多晚,陈朋的都要回家陪老伴,免得她担心。后来,吕路花病情逐渐恶化,直至躺在床上不能动了,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陈朋的为了照顾老伴,便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老伴。
穿衣服、洗脸、梳头……——十年来的每一天,陈朋的都像照顾孩子一样,为老伴儿重复着雷打不动的事儿。老伴儿消化功能不好,陈朋的就专门做一些面条、米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一口一口地嚼碎了再喂到老伴嘴里。老伴儿小便失禁,一晚上要尿湿六七次褥子,陈朋的为了能让老伴睡上干燥的褥子,特意为她做了七八个褥子,尿湿了马上换上干净的。夏天还好,褥子拆洗了一会儿就能晾干。可到了冬天或者阴天下雨时,洗干净的褥子一时晾不干,陈朋的便生上火炉给老伴把褥子烤干。有时候尿得多,烤到半夜才把褥子都烤干。有一次夏天下着大雨,吕路花把几个褥子都尿湿了,眼看就没有换洗的褥子了,陈朋的便在屋里生起了煤炉,把湿褥子架在炉子上烘烤。陈朋的怕把褥子烤糊了,一直守在火炉旁看着,夏天的屋里又闷又热,烤完几个褥子下来,陈朋的浑身上下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可不敢让她睡在湿褥子上,她不能翻身,在湿褥子上躺一会就生褥疮了”陈朋的说。
虽然不能说话,但吕路花每一个眼神、每一声哼哼,陈朋的都能读懂是什么意思。晚上,只要吕路花一哼哼,陈朋的就知道她又尿床了,马上爬起身,给她换上干净的褥子。
相伴是福,做老伴坚实的依靠
“5月30日、6月5日、6月9日……”在陈朋的卧室门后面,用粉笔歪歪斜斜地写着一串日期。“这是她每次大便的时间,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就写在门上了。”陈朋的不好意思的说道。原来,由于常年卧床缺乏运动,胃肠蠕动功能下降,吕路花已经丧失了排便功能,每次大便都要靠陈朋的给她灌肠,然后用手抠出来。每隔几天,陈朋的就要帮她大便一次,然后把日期记在门上,以推断她下次大便的日期。
3000多个日日夜夜,陈朋的就这样用自己永不停歇的爱照顾着老伴。75岁的年龄,本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陈朋的每天忙忙碌碌地照顾老伴的日常起居,晚上还要经常起来给老伴换褥子,日复一日,他对老伴儿的照顾一如当初一样事无巨细,不曾有一刻的懈怠。“从她出事后,我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要说不累那是假的,但我不能不管她,他是我媳妇儿,我得做她的依靠。”陈朋的坚定的说。
“如今,村里给办了低保和残疾人补贴,还有我俩的养老保险金,基本生活是有保障了,一起风风雨雨走了这么多年,能伴一天是一天,可能现在她连我是谁都不知道了,但不管怎样,她是我老伴儿,就得照顾她。”陈朋的看着眼前病情越来越重的老伴,平静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