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大众娱情

《李保国》为何能感动老百姓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龚正龙 2017-03-02 12:08:1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平山县葫芦峪、保定直隶大剧院、行唐县苇园村……自2月5日起,原创大型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开始基层惠民巡演,所到之处盛况空前,充满感人肺腑的力量。有戏迷票友冒着严寒组团观看,也有当地热情淳朴的村民们自发“看戏捐款”,购买食材为辛苦奔波、敬业唱戏的演职人员送上一顿热腾腾的农家饭。

  “这一幕感人至深,令我想起创作《李保国》时,渴望弘扬的一个主题:你怎样爱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怎样爱你。而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喜爱告诉我们,人民需要好的艺术作品,努力打磨出好作品是我们的职责。”我省著名剧作家、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的总编剧孙德民感慨万千地说。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教授的事迹已广为人知。对戏剧创作来说,如何真实而又艺术地在舞台上呈现这个家喻户晓的时代楷模,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于一般历史人物,编剧大都会秉持一个创作理念,‘小事不拘,大事不虚’。比如写评剧艺术家成兆才,可以较大幅度地自由发挥,而对于李保国教授来说,必须从大家已熟悉的事例中去发掘新东西、发现感人细节。唯有这样才能有艺术高度和新鲜度,才能不落窠臼,让老百姓爱看。”孙德民说。

  从2016年5月开始,为了更深入地挖掘李保国的事迹,孙德民带领创编人员到李保国生前奋斗过的地方一一进行走访,与李保国熟悉的那些村民、学生、技术员、企业家……都成了他的采访对象。

  “把生活中的李保国变成舞台上的李保国,就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把人物的精神品质、事迹当成线索,重新深入生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走进他灵魂居住的地方,挖掘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孙德民认为,李保国教授的事迹,集中呈现出了执着精神和为民情怀,而这些皆源于他以老百姓为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大爱。经过长达半年的采访,最终他们决定根据李保国从1996年到病逝前的人生历程,截取其多个真实的生活横断面,然后通过一连串的戏剧冲突来还原一个有血有肉、有大爱的李保国。

  剧本数易其稿,最终定稿为11个章节,《李保国》上演后好评如潮。专家和观众一致认为,《李保国》充分展现了一位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并填补了国内“三农”题材戏剧的空白,是一部难得的好戏、大戏、正戏。孙德民并不满足,他认为作品还不够尽善尽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孙德民说,《李保国》这部戏诞生时间并不长,基层巡演是难得的打磨和锻造机会,不仅可以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还能更广泛地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戏剧艺术不同于其他文艺创作,它是个一步步完善的过程,它会不断和观众产生互动。坚持为人民创作、打磨精品力作,就得俯下身子,从老百姓那里汲取养分。小到一句台词、一段唱腔,大到一个场景设置、一幕剧情设计,老百姓都会有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会告诉我们哪里需要加强,哪里需要改进。”孙德民相信,通过基层巡演,《李保国》会在艺术上更成熟,其弘扬的“新愚公”精神能深入人心,流传得更加久远。

关键词:李保国,河北梆子,惠民巡演

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