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国内

三年!新故相推 京津冀携手1+1+1>3

来源: 央视网 作者: 2017-02-25 14:55: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17年全国两会前夕,“京津冀一体化”迎来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的日子。作为高频热词,这一兼具调结构和稳增长功能的重大发展战略显然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有网友憧憬说:“理想中的京津冀,就是拥有蓝天绿水,快捷方便的交通,舒适的生活学习工作的家园。”

  划重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

  京津冀一体化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廊坊、张家口和承德,涉及京津和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的80多个县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

  “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三地将协同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促进三地一体化发展。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利国利民,只是会有一个漫长的各方利益博弈过程,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京津冀的福利大揭秘!三年来,三地百姓实惠多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提出到现在已有三年时间。在这三年里,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发展方面都有哪些实质性的动作和进展?对于百姓来说,又从中得到了哪些实惠呢?

中国社科院发布调查报告显示百姓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带来的影响

  要想富先修路!协同发展,交通先行

新晋“网红”姜京子的故事引发众多网友共鸣

  这几天在网上,住在河北沧州的姑娘姜京子火了,为了一家人的相守,她每天花费225元耗时5小时往返沧州与北京,跨省上下班。一时间,京津冀地区跨省上班的话题变得热门起来,许多与姜京子有相似经历的人纷纷在朋友圈或是对媒体讲述了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近几年,一个现象越来越普遍:进入京津冀三地,无论在高速还是省国道,甚至是市区街道,随处可见悬挂京、津、冀牌的各式车辆。如今,京津冀一体化,也让更多人开始了自己的双城生活。“1小时城市圈”触手可及!

京津冀协同推进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巨型机场、渤海湾的港口群……从空中俯瞰京津冀大地,立体化的大交通网络正在不断加密。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是打造新增长极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

  上下同欲京津冀医疗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看病,报销,好繁琐!异地看病,报销,难上加难!但,在京津冀,no problem!京津冀已有10649家医疗机构互认,其中河北6877家、北京2188家、天津1584家,医疗服务监管协调机制正常运转,2017年1月5日河北燕达医院正式作为试点,实施京冀地区医保实时结算。也就是说,参保人员在燕达医院就医,所享受待遇与在北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完全相同。

  在此基础上,人力社保部门还将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大平台上,深入推进京津冀整体联动,在全国率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样会有更多的群体受益。

  京津冀环境保护联防联控联治在行动

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预警中心,京津冀空气质量会商正在进行。

  大气问题,是居住在京津冀地区人们的“切肤之痛”。三年来,京津冀三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加快农村地区散煤清洁化治理,燃煤锅炉燃煤清洁改造;河北省大力实施散煤、焦化、露天煤矿和道路车辆四个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另外,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三年来,京津冀三省市加快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推进生态环境的联防联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蓝天绿地大公园,自然景色天天见!

  积聚三载,看京津冀产业协同大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协同是最大的协同。北京作为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相当突出,仅北京的城六区,就以全市8%的面积集聚了全市近60%的常住人口,集聚了全市近72%的就业人口,足以见得密集程度之高,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加快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产业经过三年的协同发展,已经完成了大量的产业转移。数据显示,2015年,天津市共签约引进北京项目3198个,协议投资额6993亿元。2016年,河北从京津引进项目4100个、资金382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2%和51%。产业协同发展不仅疏解了非首都功能,还有效提升了当地的产业规模,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年时间里,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正在全速推进,三地协同发展的蓝图正一步步变成实景,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晰感受到发展的脉动。今后,将会有更多让你惊艳的改变等着你来体会。

  延伸:京津冀一体化重要时间节点

  1982年:“都市圈”概念出现。《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都市圈”概念。

  1986年:河北提出“环京津”战略。

  1996年:“首都经济圈”2+7模式。《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及“首都经济圈”的概念。

  2001年:“大北京”规划。这通常被认为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开始。

  2004年: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在河北省廊坊市组织召开了京津冀区域合作战略研讨会形成了《廊坊共识》。

  2006年:写入“十一五”规划。

  2010年:达成5项协议。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提速。

  2011年:“首都经济圈”概念正式提出。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天津、河北调研,强调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网络)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

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