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三地“中关村”:创新协同新故事
今后如果有人说起“中关村”,你可能需要追问一句“是哪里的中关村?”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间,一个科技创新协同的大舞台、大产业链正在迅速成长。记者不久前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地调研采访,发现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的新故事。 协同下的大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让我感到创业创新的春天来了,做创业平台可以使我和创业者一起将梦想变成现实。”2月7日下午,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北创百联科技企业孵化器联合创始人吕翔宙告诉记者。 2016年11月,北创百联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运营,是落户的第一家孵化器中心。短短3个月,北创百联已吸引20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4家北京的企业。北京入驻企业的盐碱化荒地治理土壤修复、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等项目,与天津市的发展规划正相契合。据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执行主任金东虎介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以来,每天都有新进展,已新增注册企业35家,正在核名企业37家。 2月9日,在河北,记者来到另一个“中关村”——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我们中心于2015年4月28日启动,是中关村首个京外创新中心。目前,已吸引了83家企业入驻,其中45家来自北京。”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总经理扈德辉说。 90多所高校、300多家科研院所、1.2万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全国一半以上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不仅让其他省份羡慕,在世界上也是数得着的。这些珍贵的科研资源为北京市的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同时,如何发挥更大的辐射放大效应?三地“中关村”的新故事正是科技创新协同实践的折射。 文化比硬件更重要 “吸引我来的,不仅是‘中关村’的名号,也不仅仅是硬件,而是这里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生态。”记者在调研采访中,多次听到三地的科创人员这样说。随着一批协同创新平台相继运营,京津冀整个区域科技协同效应成几何式增长。 “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绿色节能建材制造。从北京搬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是因为这里运营成本更低,同时可以依托保定大学城人才集中的优势。公司迁来后,月销售额从100万元增长到600万元。”北京绿建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飞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间,由零散企业的“自发对接”到产业链的“平台对接”,再到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中关村与秦皇岛、保定、张家口、唐山等开展协同创新和园区共建,将自身有经验的创业孵化服务标准化、创业生态整体输出,同时吸引适宜的北京创业项目到当地发展……中关村的创新文化基因植入项目,为当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挥示范和促进作用。 跳出一亩三分地,打造创新链 “要跳出一亩三分地,打造京津冀的创新链、产业链、园区链、价值链,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形成新的增长极。”北京市原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三年来,京津冀三地打破行政分割,形成了“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河北生产”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方案,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三省市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2016年9月,国务院出台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印发实施,京津冀地区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异地搬迁资质互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将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 |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