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经济快讯

弃旧择新向“绿”行 看沙河如何擦亮玻璃产业招牌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庞超 张永利 2017-01-22 08:3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沙河市德金玻璃的智能化生产线。资料片 

  2016年11月,沙河市宣布提前超额完成当年淘汰玻璃落后产能任务。

  在沙河,玻璃是关乎前途命运的产业,也是深入骨髓的情结。甚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沙河与玻璃划上了等号。

  历经30多年发展,从遍地开花的“小平拉”走到现代化浮法玻璃生产,面积只占全国的万分之一,人口不过50万的沙河,玻璃产量却占全国1/5,河北八成。

  然而玻璃之于沙河,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烟囱林立、户户冒烟,碎玻璃堆成山,污染是近年来人们对沙河玻璃诟病最多的地方。

  市场趋冷、价格寒冬,拼价格、创新少,微利导致不少玻璃企业困于旧有发展模式而难以自拔。

  面对环境约束日益严厉,市场饱和扩张乏力,质量效益偏低、创新能力较差的现实,如何从以往外延式扩张道路走上加快转型的发展新路?

  已过而立之年的沙河玻璃,在思考,在尝试,有探索,有反思。

  转产,还是扩产

  ——单纯靠规模的时代终结了,必须走出只拼量的恶性循环

  转产还是扩产?这是曾经发生在执掌沙河市汇晶玻璃公司的刘军与父亲间的一场激烈“争吵”。

  两年多前,刘军父亲想在已有产能近百万重量箱/年的镀膜玻璃生产线基础上,再扩建第二条同样规模的生产线。

  “当时厂房已预留好,设备马上进厂。可我觉得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了。”没想到,作为接班人的刘军一上任,就否定了父亲扩大产能的计划,决定开拓玻璃消费领域,投资3000万元成立河北众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利用废旧泡沫生产PS框条,进而做框镜新品。

  “争吵”以刘军的“胜利”而告终。

  自此,汇晶成为沙河玻璃同行中的“另类”。如今,汇晶把门镜和框条产品卖到以苛刻著称的沃尔玛超市,去年实现供货300多万美元。

  不过,汇晶的另辟蹊径在沙河不少玻璃企业老板眼中却是“冒险”与“折腾”之举。

  时至今日,提起玻璃行业的美好时光,仍有人忍不住怀念2009年前后,厂门口排起拉货的汽车长龙,生产线开足马力仍供不应求的红火场面。

  “只要是玻璃,不管好赖,抢购一空。客户都是点钱装车、立马拉走。”一位玻璃企业老板边回忆边发出这样的感叹,“真想回到那时候。”

  “那样的日子再不会出现了。”

  始终关注沙河玻璃行业发展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江远涛认为,沙河玻璃是国内不少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缩影。从市场刺激、产量拼命扩张开始,到市场开始饱和,大量同质化、低端化产品缺乏出口而降价,甚至为清理库存引发恶性竞争结束。这时,那些勇于创新、及时调整、转型升级的企业才能跳出扩张的陷阱。

  “必须从对规模和产能的痴迷中清醒过来。”刘军也坦承,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好多人总回味行情好时,投一个亿一年能挣回一个亿的甜头。”

  在他眼里,规模大、成本低、能赚钱,是过去沙河玻璃企业发展的经验,也造就了今天其成为中国玻璃行业“巨无霸”的辉煌。但2010年以后,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玻璃价格下降了70%以上,市场寒意延至现在,提醒着沙河玻璃:规模扩张,已无出路。

  杨江魁和他领导的河北安全实业集团的困窘比一般企业来得稍晚一些。

  2014年,年初还有3亿元的富余资金,到年中就搭了进去。年末算账,全年亏5个亿,这在企业发展史上从未遇到。

  其实,不仅是杨江魁,对于整个沙河玻璃行业而言,2014年注定不太好过——

  本来紧绷的环保“紧箍咒”又加码了。从那年9月份开始,沙河要求全部玻璃原片生产企业上脱硫、脱硝设备,只有达标后才能开工生产,这至少让企业增加几百万元的环保投入。

  市场形势急转直下,玻璃价格一跌再跌。玻璃价格从70元到80元/重量箱跌到40元/重量箱,甚至一度跌破成本价。

  两者相加,沙河玻璃企业大多没有利润,开工就是亏损,卖货就在赔钱。

  经营理念的惯性和对资源的依赖,让一些企业老板对遭遇的“萧条”产生不解与抱怨,可也让像刘军这样的企业家意识到:老一辈摸爬滚打总结的经营之道,到了必须改变时。

  陷阱,还是馅饼

  ——玻璃市场暂时回暖,要抵制谋眼前利的巨大诱惑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不仅企业在思考,在尝试,沙河市委、市政府也在反思,在探索。

  他们组织专家进行调研,沙河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更是全部深入一线帮扶企业。认真分析后,他们总结出两条重要经验:一是对规模的投入,让不少沙河玻璃企业资金链紧绷,由于扩大生产的投入相当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和设备商垫资,企业必须先救急。二是过分看重规模效益,沙河玻璃企业把市场好时积累的大量资金投入重复建设,导致产品同质化、链条低端化,对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管理等核心竞争力的投入太少。

  政府在宏观层面查不足,企业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杨江魁和决策层商量后认为,过去企业盲目求大求快,普通原片玻璃线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对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刚性约束行业发展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

  2014年和2015年成了河北安全实业集团保资金链、降成本的关键节点。两年间,杨江魁启动了“瘦身”和降本增效两大行动应对市场低迷。

  “2015年下半年,资金已不是主要问题,降本行动还使生产成本下降了10元/吨。”杨江魁说。

  度过艰难时刻,沙河玻璃行业刚松一口气,一个更大的考验随之而来。

  2016年开始,玻璃价格稳步回升,特别是上半年,随着房地产业回暖,沙河玻璃的市场需求逐步放大。在沙河已不多见的拉玻璃汽车排长队的景象又冒出来了。

  陷阱,还是馅饼?

  很多地区的经验证明:一旦压抑不住逐利的冲动,就会有企业点火复产,重新加入增产扩能的大军。政府也可能因为地方现实利益的迫切需求,放任复产行为,甚至主动打开违规新增、新建项目的大门。

  这一次,沙河吸取了教训,作出了与前几年不同的选择。

  “坚定走发展新路,与过去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路诀别,推动去产能,我们决不因市场一时好转而动摇!强力推进玻璃产业转型升级,沙河花多大力气都要实现!”沙河市委书记刘果芳斩钉截铁地说。

  这个时候,杨江魁也在认真思索。经过反复琢磨,他得出结论:市场回暖,主要受益于2016年年初房地产市场转好因素,建筑和原片玻璃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企业也要禁得住诱惑。

  随后河北安全实业集团决定:绝不增产。为防止部分员工反复劝说,他还把“不能再扩大以建筑为用途的平板玻璃产能”写入了《2016年—2020年企业发展规划》,当作企业“宪法”来执行。

  企业不被诱惑,源于市场经验。政府抵御诱惑,源于前瞻眼光。一家企业能够有这样的见识,固然值得庆幸,但从更大范围来看,沙河市如何保证上百家玻璃企业都能抵御诱惑?进一步说,沙河市是否也会困于财政压力,产生动摇?

  “抵御诱惑,坚定走新路,我们必须选择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去除过剩产能。”沙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韩建国说。

  2016年开始,沙河市制定目标,计划利用3年时间淘汰普通建筑玻璃产能3200万重量箱,2016年淘汰所有格法玻璃生产线,淘汰平板玻璃产能2179万重量箱。沙河市已于2016年11月前提前超额完成淘汰玻璃落后产能任务。

  观望,还是向前

  ——依赖资源的老路走不通了,选择能占领未来的“绿色”玻璃

  “LOW-E”“ZERO-E”,前者指的是“低辐射”,后者指的是“近零辐射”。

  看似差别不大,却是沙河玻璃跨出的一大步。

  完成这一步跨越的是刚刚投产的沙河湡久新材料有限公司。虽然“LOW-E”玻璃仍是市场主流,但沙河已经看到了“ZERO-E”的市场前景广阔。于是,他们先行一步,借助产业引导基金,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日本企业合作,把表面涂层材料新技术吸引到沙河转化。

  这种无色无味的水质新材料威力巨大。在原片玻璃刷上一层,就会让普通玻璃拥有神奇的力量:用在现代农业大棚上,会自动选择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光线进入;用在汽车玻璃上,不会让玻璃反光,保障驾驶员安全……这样的玻璃隔热性好、美观耐用,比目前市场上流行的“LOW-E”玻璃价格高出30%以上。

  “我们现在瞄准的可是‘绿色’玻璃。”谈起引进项目的初衷,韩建国一语双关。

  在他眼里,“绿色”玻璃意味着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

  不过,为了引进这样的“绿色”玻璃项目,沙河费劲不小。合作方开始不肯来,沙河市政府就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后来项目遇到土地、资金难题,他们就千方百计帮助解决。

  “费这么大劲,目的就是把好项目留下。”在韩建国眼里,沙河玻璃走新路,必须用创新的办法,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2016年沙河提出,计划利用3年时间使玻璃原片深加工率达到60%,开发并转产工业用高端玻璃板材、电子工业用玻璃基板、运输装备用玻璃板材等高附加值的“绿色”玻璃产品。

  服务转型升级,沙河经济开发区成立产业运营中心,努力打造适宜企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

  截至目前,沙河玻璃产业深加工率达到40%,固定资产达到280亿元。

  转型初见成效,探索仍在继续。走上发展新路,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不仅需要坚定的信心、无畏的勇气,更需要努力创新,跨越各种艰难险阻——

  不再扩产建筑玻璃产能,杨江魁所在的河北安全实业集团迷茫过后,启动玻璃深加工产业园项目建设,生产高端门窗、幕墙等产品,提供节能门窗系统解决方案。

  不扩产原片玻璃,刘军把精力放在企业如何提升管理、创新研发上,吸引了几十位天南海北的创意设计人才,开发框镜新产品。

  ……

  他们是颠覆传统的开拓者,更是转型升级的带路人。这种行动,正在激励着更多沙河玻璃企业老板从犹豫观望走向自觉行动。

  “与其被动地让忽高忽低的玻璃价格左右企业命运,还不如主动而为、走上新路,用自己的努力成就企业的明天。”江远涛认为,未来玻璃行业环保约束会更加严格,市场竞争只能更加激烈,再走过去低价、低质,扩规模、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路,必将被市场所淘汰。

  摒弃旧思维,坚定走新路。纵然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也遮不住正在孕育的新力量。

  这是因为,一根根高耸的烟囱已经倒下,一座座滚烫的炉窑正在熄灭,诀别了老路。

  更是因为,融合了创意设计的3D玻璃,提升了普通玻璃附加值的新材料,开辟出新路。

关键词:沙河,玻璃产业,招牌

责任编辑: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