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两会时评】脱贫攻坚,重在找准路径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爱中国 2017-01-10 23:21:3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此次河北省“两会”期间,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确实,打赢这场攻坚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福祉,也正如习主席在2017新年贺词中指出的,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必须始终高度重视、下大力气、群策群力来推动,直至取得根本性的胜利。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河北省通过多种扶贫路径并举、推进,使得1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而对于依然处于贫困状态,并且堪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310万人口而言,脱贫攻坚的难度,可想而知。也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找准路径。

  我的老家,是一个算不上富裕的村子,日常和乡亲们聊天时,他们都说,俗话说,勤俭持家,不勤、不俭,肯定富不起来。但是,如果家里没有壮劳力,照样不行。有壮劳力的家,可以外出打工、上个班,搞点特色种植养殖,跟着建房班干活也行,学门技术也行,有的年轻人给人开车,有的跑出租客运,有的掌握了开挖掘机的技术,混得都不赖。哪怕农忙的时节给人套梨袋、疏花疏果、包梨,也能收入不少。家里的劳力如果不顶事,就不好说。还有,家里要是有病人,花钱就像流水一样,三下五下就把家底折腾光了。

  所以,扶贫攻坚的重点人群,应该放在缺少壮劳力的、有病人的家庭。扶贫攻坚的路经,应该放在为他们提供、帮他们寻找适合的挣钱门路上。

  从跳出“三农”看“三农”、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来说,农村缺少壮劳力的家庭,也不一定就不行。因为城市的需求,未必都是体力型的劳务和服务。

  我曾经看到城市的早市上,摊笼糕(一种小米面做的食品)的农村妇女的生意很好,摊煎饼果子的,生意也很好。这都并不是非常需要壮劳力的。我有一位老乡,好几次回味无穷地说,要是能吃上老家那种肉糕,该多好啊。所以,也可以尝试组织有农村特色食品制作技术的农民,就地加工制作特色风味食品,由有关方面及时地收购,统一运到城市销售,这就有可能带动一些困难群众就地脱贫。

  还有,从一本小说中看到,下乡扶贫工作队的同志发现有个农民闲来没事制作的盆景很美观雅致,就鼓励他精心制作几盆,运到城市里销售,没想到很受欢迎,有人买了放到家里观赏,有人放到办公室里装点,也有人买了放在店铺橱窗中,成为一道景观。结果把村里很多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大家纷纷投入到设计盆景、栽种绿植、烧制花盆中来,也都从中脱了贫、致了富。尽管这是小说中的描述,但是,着眼于城乡对接,深入思考怎样依托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来发展有市场需求的项目和产业,确实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针对留守的妇女,以及闯劲不足的男人,可以组织起来学习家政、护理、烹饪等技术,这样,既可以组织劳务输出,也可以就近、就地为家里有病人的家庭提供有偿的护理服务,既解除了病人家庭的劳动力占用,也能使护理人员就地获得劳务收入。

  参照城市为一些下岗人员提供公共服务就业岗位的做法,在农村也可以这样。前些时候听说,在老家那一带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中,有不少村子设立了维护街道、清扫垃圾、栽花种树等岗位,属于常年性的劳动岗位,日工资15元,一年下来,也有5000多块,劳动强度不大,劳动时间也不是很长,也很适合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家庭承担。

  所以,在接下来的脱贫攻坚战中,有必要更加高度重视找准脱贫路径的工作,努力拓宽视野和思路,通过做好城乡对接、供求对接,尽可能把所有处在贫困中的乡亲们都发动起来、纳入进来。以他们能够和乐于承担的各种劳动形式,增加他们的收入,加快他们稳妥、可靠地脱贫的进程。(爱中国)

关键词:脱贫攻坚,河北,两会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