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新闻调查

称呼也要“接地气” 何必纠结“老公不雅”

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10-24 08:54:2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近日,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在东南大学,为师生做了一场题为“礼乐双修与走出‘半人时代’”的讲座,他指出,“老公”一词,在古代是太监的意思,现代人的很多习惯是有失礼仪的。这场原本囿于校园内的讲座,一下子成了话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称谓真的错了吗?

  “称呼老公是没文化”难以让人接受

  称呼丈夫为“外子”有些不伦不类

  很难想象,女士介绍丈夫说出“外子”会是个什么情景?丈夫介绍妻子说出“贱内”又会是个什么景象?不让小伙伴都惊呆了才怪,人家一定以为这人是神经病。

  称呼妻子“夫人”,其实不是自大,表达而是对妻子的尊重,妻子听了很高兴,朋友听了也不会感到是自大。而反之,如果出门介绍妻子的时候称为“贱内”,妻子听了能高兴吗?朋友听了能理解吗?“贱”这个字在古时候有谦虚表现的成分,可是这个时代“贱”的意思就不仅是谦虚了,而是一种侮辱的语言,难道就因为妻子是女性,她就低人一等,她就是犯贱的?难道只有称呼儿子是“犬子”才显得有文化?那不是骂自己吗?

  称呼已经约定俗成

  尤其是“老公”这个称呼,已经约定俗成,这个时代使用起来,显现出的其实是妻子对丈夫的爱。在公共场合说“老公”显得平易近人,在家里说“老公”则是爱的表达。如果说,女士们到公共场合把“老公”换成“外子”那也太不入流了。介绍丈夫,如果说“这是我丈夫”,显得太庄重,如果说“这是我那位”显得太滑稽,总不能说成是“同志”才显得有文化吧!问题是,就连“同志”这个词也已经有了另外的含义。

  与通俗文化背道而驰

  梳理此次争议不难发现,围绕一个不雅词汇的争论,多方意见已经上升到了语言通俗化层面的思考,这是好事,可以让我们的日常用语更加规范,也能让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得以在众人面前展现。可关键问题在于,“老公”一词是否属于不雅,不能仅由一家之言决定,因为这种专业权威的观念,非但没有从实际生活出发,反而还跟通俗的文化背道而驰。

  其实,“老公”和“外子”的称呼谁更文雅,这一对比在一开始就存在逻辑硬伤,因为,从实际生活层面而言,包括“老公”“夫人”在内的所有日常称呼,都是基于人们应用语言的接受程度。大家都这样用了,慢慢也就习惯了,至于是否文雅,可能也就只有真正落实到书面上,才会认真思考。换言之,对于语言的使用,并没有所谓的适合与否的判别标准。正因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纠结其中的是非曲直,语言的应用是与时俱进的,有时代的痕迹,对于这一变化,不能过于保守。

  “老公不雅”折射语言形态之争

  彭林教授的观点也有一定的有益价值,毕竟,在涉及一些规范用语时,我们不仅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渊源,更要看到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不分好坏,只是有效和无效之分。可以说,一些日常称呼的使用,既明确又含糊,既犀利又暧昧,当遇到某些意见不便于用言语来直接表达时,通俗的语言更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最直接也最安全的交流”。同时,不断创新着的通俗语言,体现的是对社会现象的集融,有规避风险的作用,因为其杜绝了“白纸黑字”的法律风险,能够帮助人们勾勒一段无法用书面生词描述的形象。

  当然,大多数生活用语确实不合时宜,类似“老公”“老婆”等词汇,它的示范和样本意义并不强。然而这并不代表这些通俗称谓全无可取之处,一些词汇确实不符合当代汉语规范要求。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它们却契合了亲近、通俗易懂的特征,这些词汇的个性表达,更多的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折射。一般书面化用语表达不出的含义,口头用语却能缓解这种尴尬,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些称呼拉近了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如今这个代际隔膜越发明晰的年代,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转瞬即逝,很多“接地气”的称呼,正是对社会语境的真实概括。

  称呼也须与时俱进

  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陌生人之间,任何一个时代的称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这个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什么古代把妻子叫“内子”,把丈夫叫“外子”?就是因为古代的家庭分工是女主内、男主外,女性一般不能出门工作,所以一般将妻子称之为“内人、内子”,而把丈夫称为“外子”。而现代社会倡导男女平等,男女社会分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已没有了女主内,男主外的说法,如果再称呼女性为“内人、内子”,则既不符合当下的社会现实,也有歧视女性之嫌,更别说还要在“内”前面加个“贱”字,成了“贱内”了。

  教授又说“爱人”在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是“情人”的意思,所以不宜用在自己另一半的身上,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以别的国家的称呼来左右自己的称呼呢?如果按照这种逻辑,那“爸爸”“妈妈”也都是西方的舶来品,我们是不是也不能叫了,今后只能重回“爹娘时代”?“爱人”可以直接理解为“我爱的人”或者是“爱我的人”,那么用在夫妻之间实在是再恰当不过,实在没有必要舍弃不用。

  如果一些专家、学者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作为一种文化研究,还是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但是如果把这种研究成果用来指导现代人的生活,那真是应了那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到底称呼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有时代的痕迹,不能太过保守、固步自封,多数时候只要称呼的使用者能够接受也就可以了,就像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都能够接受“老婆老公”的称呼,就没必要非得让他们改称“内子外子”一样。

  (据光明网、中国江苏网、东方网等综合)

来源: 长城网

关键词:称呼,老公,文化

责任编辑:张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