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国内

[网络媒体走转改]老区通山“敢”字当先闯出革命、扶贫新天地

长城网 作者:周三春 王振栋 童湛 2016-10-12 19:54:2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网络媒体编辑记者瞻仰通山烈士陵园 记者王振栋 摄

当地老人讲述大畈镇白泥村革命历史 记者王振栋 摄

10月11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湖北行首站来到通山县。走出了多只革命队伍的老区通山,用敢为人先的“敢”字为昔日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新时期扶贫攻坚中收获了甜头。

10万百姓敢打敢拼干革命

“我的大伯谭道贝就是红军战士,在战斗中牺牲了。白泥村当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参战。”10月11日,在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65岁的村民谭崇仁站在村民自发捐建的苏区保卫战烈士纪念碑前讲到。

谭崇仁说,小小的白泥村在册烈士就有300多人。如今村里还有100多名烈士家属,8成以上是直系亲属。而这,只是通山县满城忠烈,敢打敢拼干革命的一个缩影。

因为敢打敢拼,通山也成为是全国最早的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之一。

通山县烈士陵园满墙的烈士名录、将军事迹历历在目:这个当年不到20万人口的通山县,却有10万多人参加革命,3.2万人为革命英勇捐躯,30多位县委书记就牺牲了20多位。

谭氏宗祠、萧克允将军墓……“@湖北高速交警”的编辑姜红鹍在现场忙着用相机记录下每一个画面。

“心中只有两个字‘致敬’!希望通过我们的新媒体宣传,让更多的司乘人员来革命老区,即使只走走看看,对老区的红色旅游也是种贡献。”姜红鹍表示。

编辑记者瞻仰革命遗迹 记者王振栋摄

网媒编辑记者看通山产业扶贫现状 记者王振栋摄

10大措施敢想敢做抓扶贫

新时期的老区干群,革命奋斗精神仍在,在敢想敢做闯出了扶贫奔小康的新路子。

“有女不嫁板桥郎”。同样是在大畈镇,该镇的板桥村村民过去只能是“住着泥巴房,吃着供应粮。”如今在省纪委的驻点帮扶下,移民扶贫的白鹭新村拔地而起。两层半的小洋楼,水电路网齐全,73户贫困户正陆续装修入住。

“政府不光出资帮忙建房,还让我们有了油茶基地、圆饼厂的股份。饼厂一年就能分红1万元。楼上还有光伏发电板。可算有了长期的生活来源。”73岁的王顺西说起现状底气十足。

该村摸索出的“资源共享”扶贫模式,让村里的资源变资本,村民变股民,享受企业红利初见成效。

龙头带动、挂靠帮带、集体反哺……通山县敢做敢实践,摸索总结出了10种产业扶贫模式让百姓受益匪浅。今年前9个月,通山县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以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这些好政策能够持续下去,造福老区百姓。”央视新闻新媒体编辑张省为这些做法点赞。张省说:“一天的采访收获满满。我们媒体人也应学习先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将革命老区的革命故事传递下去。让大家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73岁的王顺西一家今年初搬进了白鹭新村 记者王振栋 摄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湖北行首站来到通山县 记者王振栋 摄

来源: 荆楚网

关键词:网络媒体走转改,扶贫攻坚,革命老区

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