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真心为人民 竭诚作奉献 ——深切怀念“新时期爱民模范”张金垠烈士

长城网 作者: 2016-08-02 09:24:4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编者按:1996年8月5日,驻石家庄原装甲兵指挥学院正团职军务处副处长张金垠中校在赞皇县抗洪抢险救灾中壮烈牺牲,年仅42岁。他是“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的优秀领导干部,是践行我党我军宗旨的典型代表。

  时任装甲兵指挥学院政委的田永清少将近日撰写了文章,追忆了张金垠同志生前身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今日本报刊发这篇通讯,以进一步推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抗灾救灾中当先锋、作表率,全力以赴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1994年8月至1998年10月,我在驻石家庄原装甲兵指挥学院担任政委,后来调任原总参兵种部政委。装院是一所很好的军校,为我军培养了大批合格军官,涌现了一批享誉军内外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表现最为突出、影响最为重大的是张金垠烈士。

  为抢救遇险群众义无反顾,慷慨赴死

  ——张金垠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人民军队爱人民的英勇壮歌

  那是1996年8月5日,石家庄市赞皇县一带突然连降特大暴雨,已枯竭多年的槐河,顿时泛滥成灾,桀骜不驯的洪水犹如脱缰野马,汹涌澎湃,奔流而下。

  河北省防汛指挥部要求学院立即派出官兵,赶赴太行山下的赞皇县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洪水无情人有情,灾情就是命令。学院立即召集150名官兵,由当年的副师职军务处处长刘海刚、正团职军务处副处长张金垠担任正副指挥,冒着瓢泼大雨,火速赶赴指定地段。当时张金垠正患胃病,又拉了几天肚子,吃不下饭,身子软弱无力。但一接到命令,他就精神焕发,来了劲头。他往嘴里塞进两片药,又急匆匆地抓起两个鸡蛋放进兜里,就和刘海刚同志带领队伍出发了。

  赶到赞皇县第二天,他们得知,有9名群众被围困在槐河中心一个孤岛上,已经30多个小时了,如果救不出来,一旦洪水再涨,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此情此景,8月6日上午,刘海刚和张金垠研究决定,组织一支由26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抢险突击队救助遇险群众。

  当时洪水继续上涨,河流湍急。张金垠心急如焚,他抢先跑到别人前面,脱下雨衣和作训服,穿着背心短裤,用又粗又长的绳子捆在自己的身上,毅然下水,打算奋力游到孤岛设法抢救群众。一米,两米,张金垠与洪水搏斗,一直奋勇向前,突然一个急浪把他打入水下,他还是努力挣扎,用最大力气向孤岛游去,但终因洪水无情、体力不支,张金垠被淹没在洪水中。

  情况万分紧急!槐河两岸聚集有几千名部队官兵和当地群众,他们呼喊着张金垠的名字。当天下午1时左右,在流经元氏县的槐河岸边,找到了张金垠的遗体,只见他身上缠着树根,遍体鳞伤,惨不忍睹,在场的人都哭了。

  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民群众,争着为张金垠抬担架,有的群众哭着说:“为了咱老百姓,师长都下水了,团长都牺牲了,就让我们抬一段担架,送上烈士一程吧!”这时路上、岸上、田埂上挤满了人,上万名群众,在长达8公里的路边,挥泪为英雄送行。

  河北省迅速掀起了向张金垠同志学习的热潮,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含泪采访制作的专题片,更是将学习张金垠的热潮推向全国。

  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签署命令,为张金垠同志追记一等功。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上将为张金垠题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中宣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河北省委、辽宁省委联合组成报告团,先后在北京、辽宁和河北宣讲张金垠同志先进事迹。总政治部、民政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还联合发出文件,号召全国军民向“新时期爱民模范”张金垠同志学习。

  今年8月6日,是张金垠同志英勇牺牲20周年。他的平时表现和英雄事迹,又一幕幕呈现在我的脑海中。张金垠同志为抢救遇险群众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人民军队爱人民的英勇壮歌。

  “我是人民子弟兵,人民永在我心中”

  ——这句话成了张金垠经常说的口头禅

  张金垠是满族人,1954年生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1973年底,张金垠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穿上军装来到了部队。在部队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下,他懂得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我是人民子弟兵,人民永在我心中”,这句话成了张金垠经常说的口头禅。

  当教练团参谋长时,他每年都要带领官兵到射击场和演习场执行野外教学保障任务。在演习中,他特别注意维护群众利益,每次坦克、装甲车开进,他都要认真勘察行车路线,生怕轧坏老百姓的庄稼。在演习间隙,他主动组织助民劳动,带领官兵为驻地群众挑水、扫地,修理农机具。

  1995年秋收时节,住在靶场附近的农民张文江,由于阴雨连绵,辛辛苦苦种下的十几亩庄稼不能及时抢收,着急上火,病倒在床上。张金垠知道后,赶去看望,劝他多加保重,不要着急。第二天,张金垠带领15名官兵帮助他收了庄稼,并派车送到他的家里。张文江含泪说了这样一句话:“咱普通老百姓的事,张参谋长他是真的往心里去啊!”

  演习场附近住着一位60多岁的孤寡老人,身体有病,生活困难。张金垠带领官兵驻训时了解到这个情况,就立刻赶去看望这位老人。走进老人住的房子,只见黑乎乎的,没有电灯,老人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看到这种情景,张金垠心里很难受。第二天,他驱车十几公里路为老人买回药品,还买了电线、灯泡、插座,为老人安上了电灯。此后,一连几年,只要他去演习场,放下背包,安排好工作,就去看望这位老人,每次还带上一些食品和药物。这些,都使这个孤寡老人感到极大的温暖。一次,老人不解地问:“我这么一个穷老汉,咋值得你这样尽心?”张金垠说:“咱们部队上的人,都是老百姓的子弟兵,不为老百姓尽心,为谁尽心!”一提起张金垠,老人就竖起大拇指说:“共产党好!解放军好!张参谋长好!”

  为了给妻子治病,为了减轻自己部下和周围群众疾苦,张金垠曾经下大功夫学习中医,拜访过名医。为了练习针灸,他不知道在自己身上扎过多少针,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和实践,他的医术有了一定的名气,为不少人治好了病。就在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前两天,张金垠还为一位来自河南的老大娘看了病,开了三剂中药。老人吃了两剂效果很好。当听到张金垠牺牲的消息后,她捧着第三剂药,老泪纵横,说:“我要回河南老家去了,这剂药我要好好保留,永远记住金垠的恩德。”

  对于群众,张金垠是“视人民为父母,将驻地当故乡”;对于战友,则是“视部下为兄弟,将自己当公仆”。在这方面,他做的好事就更多了。

  1990年,张金垠担任了学员队队长。他一上任就说:“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一定要把他们培养成才,这样才对得起热爱、信赖和支持我们军队的父老乡亲。”他把全队56个学员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情况,写成了一本随身携带的小档案,并针对每个人的特点,附上一段格言,找机会一一送给他们。

  张金垠在思想上帮助学员成长进步,像“一盏灯”;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学员,又像“一团火”。张金垠家里有一口大锅,不明底细的人看了感到奇怪,因为这口锅与他的三口之家太不相称。其实,这是张金垠为学员临时做饭用的。每次寒暑假后,总有一些学员提前归队,因为是个别回来,有时赶不上吃饭。张金垠和他的妻子刘永华就支起这口锅,烙上大饼,煮上玉米碴子粥,炖好猪肉粉条,请这些学员到家里来吃饭。

  当了教练团参谋长后,张金垠对于自己的部下更是充满了兄弟之情。张金垠家庭负担很重,妻子又一身是病,他平时节衣缩食,但对部下却慷慨解囊。战士王远建母亲身患重病,父亲又遇车祸,张金垠悄悄地给他家寄去了350元钱。

  张金垠对战友对部下满腔热情,但对于损害和侵占士兵利益的行为,哪怕一丁点儿小事情,他都深恶痛绝,绝不允许。

  1994年春节前夕,有位连队干部感到张金垠平时对干部、战士很关心,为表达谢意,便拿了两只鸡几条鱼,送到张金垠办公室。当问明鸡和鱼是连队年货时,他的脸色沉了下来,说:“这不是从战士嘴里抠食吗?赶快送回去!”

  尽心竭力履行好党组织托付给自己的责任

  ——张金垠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金垠深深懂得,学人民、为人民,不仅要满腔热情地为群众、为部属做好事,排忧解难,更重要的是,要尽心竭力履行好党组织托付给自己的责任。张金垠在学院工作17年,多次变换工作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当学员两年,他发扬“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精神,刻苦钻研,毕业考核9门功课8门优良,因品学兼优而被学院选留任教。

  当教员9年,他常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为人师表”而自警自励,立足三尺讲台,呕心沥血,建功立业,由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计算机通,为学院计算机课程建设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员。

  当学员队队长两年,他热爱基层,以队为家,带出了一个过硬的学员队,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树为优秀基层干部标兵,所在大队党委作出了向他学习的决定。

  当教练团参谋长三年半,6次带领官兵外出执行教学保障任务,被全团誉为“老黄牛”,为团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院党委给他记了三等功。

  1996年年初,学院调整部分中层领导干部时,他自己不跑不要,倒是有四五个单位都争着抢着要他。根据他的德才表现和群众公论,上级任命他为正团职军务处副处长。

  军人的牺牲不只在战场,当年在深切悼念张金垠的大会上,全院官兵高举拳头,庄严表示:如果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炸碉堡,我们就做董存瑞!需要我们堵枪眼,我们就做黄继光!需要我们救群众,我们就做张金垠!

来源: 河北日报

关键词:张金垠,人民群众,人民子弟兵,洪水,保障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