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拍摄的唐山市区。 这座城市,遭受1976年大地震的劫难: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这座城市,深切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座城市,被一种梦想所激荡:灾难可以摧毁有形的物质,但摧不垮伟大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唐山40年,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唐山正满怀自信奔向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7月23日,抗震英雄李升堂在唐山抗震纪念墙前祭奠逝者。 这座城市,遭受1976年大地震的劫难: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这座城市,深切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座城市,被一种梦想所激荡:灾难可以摧毁有形的物质,但摧不垮伟大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唐山40年,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唐山正满怀自信奔向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7月23日拍摄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 这座城市,遭受1976年大地震的劫难: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这座城市,深切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座城市,被一种梦想所激荡:灾难可以摧毁有形的物质,但摧不垮伟大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唐山40年,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唐山正满怀自信奔向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上图:抗震号机车(资料图片);下图:中车唐山公司总装车间一角(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座城市,遭受1976年大地震的劫难: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这座城市,深切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座城市,被一种梦想所激荡:灾难可以摧毁有形的物质,但摧不垮伟大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唐山40年,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唐山正满怀自信奔向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发
7月23日,摄影师常青展示他所拍摄的王树斌从废墟中被救出的照片。 这座城市,遭受1976年大地震的劫难: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这座城市,深切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座城市,被一种梦想所激荡:灾难可以摧毁有形的物质,但摧不垮伟大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唐山40年,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唐山正满怀自信奔向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游客在观赏唐山世园会夜景(6月12日摄)。 这座城市,遭受1976年大地震的劫难: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这座城市,深切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座城市,被一种梦想所激荡:灾难可以摧毁有形的物质,但摧不垮伟大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唐山40年,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唐山正满怀自信奔向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黑白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1976年7月28日,常青摄);彩色照片(中图):7月16日拍摄的唐山市新华道与建设路交口。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