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经济快讯

[关注改革创新]创新河北建设借力京津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王博 2016-07-20 10:31:5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5月18日,位于威县经济开发区的河北利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树脂生产车间巡检。该公司由北京金利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是生产功能性特种树脂等新材料的制造企业,依托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研发共享平台,实现了新材料在医学、航空、军工等领域的创新与实践。(本报资料片)本报记者赵永辉摄

  阅读提示

  “把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作为建设创新型河北的主攻方向。”

  “扩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

  “设立1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券’,鼓励科技型小微企业购买检验检测、研究开发、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咨询设计等科技服务。”

  “到2018年,全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进入全国前20位;到2020年,占比进入全国前15位。”

  ……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河北的决定》,这个包括七大部分,总计一万一千多字的文件释放出大量信息,很多提法颇具新意,指标要求也非常具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关系着河北未来。基于顶层设计的一揽子政策将助推和保障创新型河北变成现实。

  设定目标

  2030年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先进行列

  建设创新型河北,用什么样的目标去衡量,又该如何设定?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河北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选择了2018年、2020年、2030年三个时间节点,设定建设创新型河北的三个阶段目标——到2018年,创新型河北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到2020年,创新型河北建设跃上新台阶;到2030年,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先进行列。这被看做未来十五年,建设创新型河北的“三大步”。

  三个阶段目标中还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指标,比如到2018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全国18名以内,到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全国15名以内等。

  从现在起经过五年的努力,我省科技创新将实现突破,为此,《决定》着重擘画了到2020年的目标,提出实现“三个提升、两个突破、一个确保”的奋斗目标。

  所谓“三个提升”,即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4000家;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以上,以“大智移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以上,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0%。

  “大智移云”是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简称。

  “两个突破”即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取得重大突破。

  对前者设定的目标为,每个市至少建成1个以上区域性协同创新重大平台、3个以上协同创新园区、5个以上协同创新基地,京津技术输出成交额中河北占比力争达到10%。

  后者的指标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全国15名以内。

  “一个确保”即确保迈进创新型省份行列。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主攻方向

  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值得关注的是,《决定》明确提出,“把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作为建设创新型河北的主攻方向,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对接京津创新资源,汇聚全球创新资源。”

  优化创新布局,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中,《决定》重点提出加快推进四大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石保廊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在科技体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行政管理、金融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改革开展先行先试。

  加快推进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区,探索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新机制,闯出“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新路子,集中打造“对接京津桥头堡、创新创业新地标”。

  加快创建京津冀国家大数据改革综合试验区,加强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对接,促进大数据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条协同联动,打造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和大数据应用先行区。

  加快打造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支点,推动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创新。

  《决定》还提出要依托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保定·中关村科技创新中心、承德·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到2020年,“4+N”的协同创新平台布局基本形成。

  专家认为,“四大平台试点内容各不相同,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创新平台建设内容势必要落在园区上,但园区建设是我省的短板,能否快速补齐,决定着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成效。”

  为此,《决定》特别提出“协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园区”,并设定了详细的进度表。

  比如,到2020年,石家庄、保定、燕郊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秦皇岛、廊坊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唐山、承德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石家庄、邯郸、唐山曹妃甸、沧州临港四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国家第二方阵。以及争取6家省级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每个市至少建成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收入超2000亿元的开发区达到5家、超1000亿元的20家、超500亿元的60家,建设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10个。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河北需要激活成千上万企业的积极性。《决定》提出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计划,部署了“六大行动”,即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双提升行动、自主创新品牌培育行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达标行动、企业研发投入跃升行动、新型研发组织建设行动。

  “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0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630家。”

  “到2020年,主导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1000项,驰名商标达到300件,河北省著名商标5000件,河北名牌产品1500项。”

  “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0.6%提高到1.2%,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90%。”

  ……

  “六大行动”在明确目标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大礼包”。如设立1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券”,鼓励科技型小微企业购买检验检测、研究开发、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咨询设计等科技服务,以及对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等。

  《决定》还明确了实施“大智移云”引领计划的目标,今后5年,以“大智移云”为引领的信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20%以上。

  此外,《决定》还提出超前布局前瞻产业,重点在基因编辑、北斗导航、集成电路、亚稳材料、石墨烯、新型光电显示、创新药物、中药创制、可穿戴设备、氢燃料电池等重点高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研发项目,取得一批原始创新成果。

  重点突破

  八大领域重点改革破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决定》以大量篇幅部署“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针对现实问题,《决定》提出八个方面的改革,即扩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推进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改革,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完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激励制度,加快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创新更加灵活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免责制度。

  针对高等学校自主权和科研经费的管理,《决定》中的诸多决策总结成一个关键词是“松绑”。

  比如,“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决定选人用人,自主采购进口仪器设备,自主建设自有资金投资基建项目”“项目年度剩余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最终结余资金全部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和博士后、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按规定标准开支劳务费,将项目临时聘用人员的社会保险补助纳入劳务费科目中列支”等。

  而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等方面,关键词则是“激励”。

  比如,“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应将不低于70%的现金收益或股权,用于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的奖励。”

  “允许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盈利后,连续3-5年每年提取不高于30%的转化利润,用于奖励核心研发人员、团队成员及有重大贡献的科技管理人员。”

  “建立与京津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推动京津冀人才流动共享。”

  更令人欣慰的是,《决定》还提出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免责制度。明确提出“科研人员承担探索性强、风险度高的科研项目,对已经勤勉尽职履责但仍没完成项目的,经确认后可视为结题,不影响其继续承担科研项目。”

  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才能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这也是“双创”的内在要求之一。《决定》从完善“双创”服务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健全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体系、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在要素保障方面,政策也很“给力”。

  《决定》明确提出加大创新投入,提出“到2018年,全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进入全国前20位。到2020年,占比进入全国前15位”。

  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不仅要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对科技创新的重点支出要实现统筹安排、优先保障,还要扩大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对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我省设立一批子基金。

  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也将创新,《决定》提出通过“资金变基金”“间接补”“后补助”等方式,撬动天使、风投、创投、信贷、保险等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考核方式创新也在《决定》中得以体现,为形成“真重视、真投入、真考核、真落实”的工作机制,《决定》提出“两个建立”,即建立创新型河北及创新型市县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督导评估。建立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投入产出等统计监测体系及考评认定制度。

关键词:创新,建设,河北

责任编辑: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