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日晷、水钟、火钟、铜壶滴漏等,这只能算是古人的计时器。没有嘀嗒嘀嗒的钟表声,都不能称作钟表。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能报时打钟,它的结构已近似于现代钟表的结构,可称为钟表的鼻祖。
如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手机看时间,钟表尤其是机械钟表正从大众的生活中退出,坚守这个老行当的人也越来越少。64岁的钟表匠人刘吉林,不舍老手艺消失,44年独自坚守3平米钟表修理铺,甘愿做“时间的守护者”。
在广西南宁市衡阳西路南铁二街路口,有一家约3平米的“麻雀”小店。这是一家钟表修理店,店主人叫刘吉林,是一位64岁的老者,他在这里修理了44年的钟表。
由明至清的四百多年间,西洋钟表一直是贵族阶级的奢侈用品,乾隆年间,修表技术传入民间,才有了修钟表这一行当。刘师傅退休前是广西现代运输集团的一名职工,同时也是一个钟表迷,对各种钟表非常感兴趣,从小就喜欢拆卸、组装和修理各种钟表。
由于修钟表是一项技术含量高且吃功夫的活儿,没有过硬的本领,根本就修不了。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刘吉林不仅自学成才,技术更是越来越娴熟。图为刘吉林在自己狭小的钟表店铺里修理一口摆钟的内部零件。
刘师傅只要一有空闲,就自己捣鼓和钻研,还花钱购买了好多修理钟表的书籍进行充电学习。 即使现在年龄大了也不例外。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手表是件时髦物品,孩子外出当兵或上大学,家里才舍得给买上一块。钟表匠那时也吃香,他们不像修伞、锔碗之类的匠人那般土气,整天与贵重的钟表打交道,他们的穿戴也讲究许多,完全就是一副干部模样。20世纪70年代,刘师傅在自家房屋外的狭小走廊边上开了一间小小的钟表修理铺,一边工作,一边打理铺子。一晃44年过去,在将近半个世纪的修理钟表生涯中,从落地钟到各式手表,经刘师傅修理过的钟表数以万计。
在一个老式的工作台上,刘师傅用发夹大小的镊子夹起一颗微不可见的零件放入表盘,他手中两片尖尖的尖嘴镊,在细如发丝的手表游丝间晃动,摆弄着手表中的零件。
不多时,这块手表的零件更换完毕,刘师傅再对手表指针重新定位、粘胶、表盖复位、对时,再用绒布擦拭手表,所有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据附近居民介绍,钟表修理店的刘师傅是个高手,无论是进口钟表还是国产钟表,只要到了他手里,没有一只修不好的,而且修理费也很“亲民”,很受钟表爱好者们的欢迎。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佩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少。曾经作为“四大件”之一的手表却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而钟表修理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曾经风靡在大街小巷里面的各种钟表修理店铺也慢慢走上关门大吉的道路上。图为刘吉林师傅在家中清点当天修理钟表所得的微薄收入。
刘吉林凭着自己精湛的技术,退休后不愿意放弃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手艺,依然选择坚守自己的阵地。
如今,刘师傅除了修理钟表外,还学会了网购,经常在网上淘购一些修钟表时需要的配件。用刘师傅的话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走,大步向前。”
虽然这个行当赚不了大钱,但俗话说,天荒饿不死手艺人。刘吉林与八十多岁高龄的老母亲在家中的客厅里吃午餐。
“不过,现在有的人出于怀旧情结,又重新戴上了手表,这样一来,来店里修表的人也就逐渐多了起来。”刘师傅欣慰地说。图为刘吉林在检查维修自己收藏的留声机。
但对于自己手艺的传承问题,刘师傅却很苦恼,“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耐不住寂寞,不愿意学钟表修理这个苦行当。”对此,刘师傅一筹莫展……
每一个钟表匠人都是高明的钟表医生,他们听一听钟表的脉搏跳动,便知道是哪个部位、哪个神经出了问题,他们是懂得时间奥秘的人,只有懂得,才能修复。做这一切时,钟表匠总是高度认真,一丝不苟,心思缜密细致的如绣花,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微型零件毫不慌乱,他们有着泰山崩于前而不变的从容淡定,真如医术精湛的大夫在做手术。渐渐地,那错乱或停滞的时间,又被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再次贴近耳畔谛听,滴答、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