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来自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一线指挥部”的“总指挥”。中央近日开展推选和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工作,新华社记者走近这个群体,感受他们干事创业中的精彩故事、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想。从今天起,新华社推出“县委书记风采”栏目,选取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代表,呈现他们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信念;心中有民、为民谋利的情怀;心中有责、造福一方的担当;心中有戒、秉公用权的坚守。呼唤复兴圆梦的征程中,涌现出更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庞庆波来到梅河口4年了,这个县的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一,老城区改造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不断改善。说起这位书记,除了这些显著变化,他在工作中有3件事让当地很多人记在心里。
提精神:国旗下带领全体干部宣誓
夏至过后,位于吉林中部的梅河口市迎来一场升温,傍晚外出纳凉的市民多了。在辉发河、柳河沿岸13公里的优美景观带,一到晚间就变得热闹起来,人们或散步休闲,或围坐聊天,河风吹拂中享受夏日清凉。
就在几年前,两河沿岸还不是这样漂亮,老城区更是“脏乱差”。2011年调任梅河口的庞庆波看到新城老城“新旧两重天”,被深深刺痛,下决心打赢老城改造攻坚战。
25日下午,在庞庆波办公室,这位个头不高、语速不快、思路清晰的梅河口市委书记站在城市规划图前,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场景。
改造就需要资金,有的部门出现畏难情绪。庞庆波说,条件都具备了还需要政府干部做什么?共产党员能不能站出来走在前面?
为了提高大家的精气神,庞庆波提出每逢重大节日举行升旗宣誓仪式。2012年新年,他带领全体机关干部站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我是梅河口市国家公职人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让全市人民过上中等城市生活而努力奋斗。”
对党和群众的承诺植根心中,党员干部的干劲足了。一时间,梅河口上下掀起老城改造热潮。经过3年持续施工建设,投资13亿元、16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全面改造,老城变成了新城,居民拍手称赞。
动感情:为低保户流下眼泪
初到梅河口时,庞庆波一有时间就到大街小巷到处走到处看。在一次“三帮扶”走访中,他看到身患淋巴癌的低保户李华因没钱医治而放弃治疗,躺在家中痛苦地呻吟,还看到一位2岁的孩子患上白血病没钱治疗,父母只能把孩子抱回家。
第二天的常委会上庞庆波流下了眼泪。他说,看到这么多家庭遇到生活困难,很心酸,很惭愧,很难受。“我们再困难,也绝不能让低保户因为治不起病在家等死。”最终,会议决定对患癌症、尿毒症等27种重大疾病的低保对象实行全额救助。
几年来,当地已有近6000人受益,救助资金超过3500万元。
在黑山头村,莫衷伟的老伴患尿毒症七八年,每年光做腹膜透析就需要6万多元,让莫衷伟天天眉头紧锁。实施大病救助以后,莫衷伟眉头终于舒展开,“生活见了亮儿”。
心里装着群众,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已经成为庞庆波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他经常召开低保户和残疾人座谈会,现场征求意见,群众提出的诉求他都认真记录。有一次群众反映在市区找不到厕所,出门在外不方便。没过几天,沿街的机关单位就都挂出了“室内厕所免费开放”的提示板。
在梅河口市困难群众和老年人比较集中的铁北区,为了满足老年人健身的需要,政府新建了一座便民体育场。有一次庞庆波来这里现场办公,遇到一位正在健身的老太太。老人得知面前是庞庆波后,说啥也要拥抱一下,表达心里的谢意。
发脾气:全市大会怒斥干部不干事
在很多人印象中,庞庆波工作时态度和蔼,很少发脾气。可在一次全市大会上,平日温和的庞庆波发怒了。对于一些干部不作为的现象,他严厉批评:既然是组织上的人,既然为人民服务,遇到困难就不能退缩,更不能不谋事、不干事。
说起当时的情景,庞庆波还记得很清楚。他说,很多外地人说东北的软环境不好,只管招商,不管安商、辅商。这其中,干部不作为是重要原因,要想发展,就必须改变这一局面。
为了实现让全市人民过上中等城市生活的目标,庞庆波把加快城市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作,并结合当地实际及时调整产业主攻方向,提出重点发展医药健康产业。
3年多来,梅河口的经济发展一年一个台阶,2014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比2011年翻了一番,均列全省县市第1位,超过了部分市州本级的收入水平。其中,医药健康产业产值连续3年以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的速度增长,也排在全省县市第一位。
来梅河口之前,庞庆波曾在通化县工作,当时通化县经济发展也是一年一个台阶。被问起在县委书记岗位上工作有何诀窍时,庞庆波笑着说,哪有什么诀窍,就是要有一股争一流的激情和决心,就是要有一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就是想让群众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