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国内

野鸡大学需“互联网+监管”

来源:烟台晚报 作者: 2015-06-26 10:25:5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正值各地高考分数公布之际,25日,“上大学网”公布了最新一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这是该网第四次公布上述榜单。按照校名有118所虚假大学分布于北京、上海、河北、湖北、天津、江苏等25个省区市。其中,注明“中国”“北京”“首都”等字样的假大学数量达39所,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经济贸易大学”“工商学院”“科技学院”等命名的比比皆是。(6月25日新华网)进入招生季,各大高校沸腾了。名校继续“掐尖”,争抢各地的高考状元,不惜“专车接人”,当然,他们没有生源之忧;一般的高校尤其是三本及高职面临“生源危机”,肯定会千方百计抢生源;“野鸡大学”当然也不会安分,正在蠢蠢欲动……这种情况周而复始,相信今年也不会例外。“上大学网”公布野鸡大学名单,不仅仅在于提醒,更在于树起打假的“靶子”,相关监管部门按图索骥或顺藤摸瓜,可以一举端掉“鸡窝”。

  野鸡大学站在“互联网+”的风口。它们的“招生”伎俩是网上大量发布“虚假信息”,把自己说得“比天仙都美丽”,并热情地抛出“橄榄枝”,或利用掌握的考生信息“漫天撒网”……互联网是它们可以利用的主要工具之一。此外,在“名称教育学”市场魅力无限的前提下,有一个“好听与动人”的学校名称,总是会吸引眼球的。再加上低成本、低风险、“游击战”的运作模式,让它们生存与生活得很滋润。

  整治野鸡大学刻不容缓。无论是从净化招生市场环境的角度,还是从保护考生利益的视角;无论是维系招生市场公平正义,还是从源头上对考生负责,都必须揪掉野鸡大学的“鸡毛”。监管部门必须亮剑,打假贵在真行动,而不能简单地发发通知与提醒就万事大吉。当然,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要形成“合力”,呈围剿之势,一方面“揪住鸡毛”不放,扯掉“画皮”;另一方面要挖出野鸡大学背后的“操纵者”与“靠山”。

  要想整治野鸡大学,需要“互联网+监管”。相关部门光有态度与力度仍然是不够的,更需要策略与智慧。

  既然野鸡大学主要活动在互联网之上,监管的触角必须“上网”,尤其是监管要引入互联网思维。进一步讲,无论是突击性监管,还是日常性监管,都必须站在“互联网+”风口,让“互联网+监管”形成新常态———相关信息的及时发布,相关进展的及时公布,相关查处的及时通报等。唯有如此,才能让野鸡大学“一地鸡毛”。

关键词:野鸡大学,互联网+监管

责任编辑:刘江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