桲椤树社区—大山深处的文明生态村

来源:长城网 作者:李丹丹 2014-06-06 11:03:0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桲椤树社区的新楼房。李丹丹摄

  桲椤树社区的独栋别墅。李丹丹摄

  桲椤树镇党委书记王彦达向记者介绍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李丹丹摄

  桲椤树社区村民服务中心。李丹丹摄

  长城网承德6月5日电(记者李丹丹)在平泉县城东南50公里,凌源、平泉、宽城“两省三县”交界处,坐落着一个农村社区——桲椤树社区。这个社区,集合了金杖子、毛家等六个行政村的11326人口,有满、汉、朝鲜、蒙古、回族等5个民族,就业率达到80%,农民人均年收入更是位居全县第一。

  强力推进镇化建设

  走进桲椤树社区,一条条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一栋栋别墅式的住宅小区位列两旁,如果不是有外面大山的映衬,还真的以为走进了城市里的某个小区呢。

  绕着小区走一圈,所到之处看不到一丁点的垃圾,小区干净整洁,植被绿化、路灯建设等也都一应俱全,超市、理发店、小吃店、灯饰店等与村民生活相关的店铺随处可见。“这里什么都有,大大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桲椤树镇党委书记王彦达向记者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桲椤树社区是河北省首批新民居建设示范村,一期工程占地70亩,规划93户,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占地50亩,规划145户,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2012年底前全部入住。三期工程占地40亩,规划500户,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

  新民居配套了供水、供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设备。“在这里生活很舒心啊,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冬天有暖气不再用烧煤取暖了,俺们老百姓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头发花白的王大娘介绍说,她家住的是2011年桲椤树社区统一建设的别墅式新民居,楼上楼下共130平方米。

  为了保障社区孩子的学业,桲椤树社区建设了寄宿制中心小学,整个校园占地36亩,建设综合教学楼2600平方米,宿舍楼1800平方米,并完成了教师周转房、餐厅、厕所、硬化、绿化等配套设施。寄宿制小学可容纳800名学生,社区内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在校生巩固率达到100%。2013年底前完成的社区中心幼儿园,幼儿人数达到300人。

  农业实现产业化

  桲椤树社区两千亩的香菇园区是社区党总支设立的青年党员创业基地、双带工程示范基地,由4名青年党员和6名入党积极分子共同筹资400万元建设,2013年生产地栽香菇660万袋,年产量3800吨,现纯利润近1800余万元。

  目前,到社区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工人达560多名,37户农民从事食用菌专业化生产,食用菌生产专业户每年纯收入在15万元到20万元之间,2013年产业园区面积达到2000亩,生产地栽香菇1000万袋。

  桲椤树社区土壤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特别是这里有着多年栽植苹果经验,具备丰富的管理技术。社区抓住这一优势,以桲椤树烈士陵园为依托建起了五千亩“富硒”苹果产业园区,重点以金杖子、王家沟、毛家沟为基础延伸至郭杖子、马杖子,规划从2012年—2015年完成主要栽植新型“三优”富士苹果28万株,面积达到5000亩,盛果期后年产苹果700万公斤,实现净产值7000万元。

  为使果品生产形成专业化、产业化,实现一条龙服务,社区成立了“金椤美”果品专业合作社,入社人员达257名,由合作社牵头,与有经营能力的人联合发展苹果产业,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方式,实行“四统、二分”管理方式,即:统一栽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供应农资、统一销售;分户管理、分户核算,实现生产、经营、销售一条龙模式。

  “绿树成荫河水清,有车有楼有文化,美丽新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如今,这已成为桲椤树社区的真实写照。勤劳善良的“桲椤树人”依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了一个富有田园风光、彰显地方文化、宜居宜游的山村名片,让美丽的社区在平泉大地绽放了光彩。

关键词:平泉,桲椤树社区,生态村

责任编辑:赵鹏